李孝 毛阿龙 李兆雷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需求,对于导弹要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以及更加准确的对目标进行袭击提出了要求,这就与导弹制导技术分不开。对此,本文做出了相关研究,从复合制导相关技术相关基本问题开始讨论,对于制导模式进行分析,并介绍多模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武器现状,并在下文给予了进一步的讨论,对国外复合制导技术进行讨论,分析典型双模制导技术以及特点。
【关键词】复合制导技术;现状情况;技术分析
0 前言
目前来看,导弹制导技术必须要走向“复合化”,因为其将各种制导手段有机的集合到一起,使得导弹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作战能力、作战保障得到了提升。
1 复合制导相关技术相关基本问题
1.1 导引模式分析
对于导引模式来说,不同的打击武器的导引模式变化多样,以便能够应用于不同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利用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主要是利用惯性设备实现的,但是不适用于远程的导弹技术,因为累计误差会过大。第二,用GPS制导。GPS顾名思义为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能够准确的定位相关位置信息,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但是目前拥有GPS干扰技术,并且该技术已经比较的成熟,不利于继续利用GPS进行导航,改为红外线或者激光进行定位引导。第三,利用电视成像,进行引导。该技术是利用电视机的摄像机所谓引导的器件,利用其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获得所需要的信号,使得导弹进行相关的制导。第四,运用雷达系统制导。雷达进行武器制导,可以全天候的进行,但是与此同时,还要面临着伪装与被伪装的问题,否则导弹将一无是处。
1.2 多模复合寻的制导当前发展现状
从目前看来,正在应用的是双模复合的导弹制导技术,但是在不断的研制多模复合的导弹制导技术,主要是利用光学知识进行复合制导技术的研究突破,目前的多模复合制导导弹,多是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制导导弹有足够的速度精度以及攻击时的隐身性能,从而保证作战的打击能力。目前在该方向的发展,是从单一的制导技术开始,进行双模的复合,最后再进行多模的复合,大幅提高了导弹的作战指数。
1.3 多模制导武器现状
多模制导武器利用多模复合制导技术,而多模复合制导技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在美国兴起的,起初使用的是光学多模引头,用来增加该导弹的射程以及瞄准目标的精度,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十种以上各类型的复合导引的制导技术。美国联合空地导弹正是利用了该技术,同时也是美国国防部的重点项目,从二〇〇七年开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十年,该导弹能够服役美国陆军以及海军的相关部队,可见其适应作战的能力有多强。美国联合空地导弹的应为简称为JAGM,重量约五十千克,两米左右长度,采用的是采用制冷或者是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半主动激光以及毫米波雷达三种导引的复合制导模式,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间,都能够相当准确的完成对目标的打击,可以执行多重任务,特别是能够适应风霜雨雪等各类天气,保障作战。
2 复合制导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分析
2.1 国外导弹武器智能精确制导技术发展
在导弹武器智能精确制导技术发展中,以美国为首的,加拿大以及英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大,他们因为对于人工智能的掌控尤为重视,在人工智能研究当中发展迅速,并产生很多的成果,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武器设计为具有精准打击和抗干扰强的精确武器。从精确打击武器方面上来看,远程反舰导弹最具有特点,或者说它是非常成功的。远程反舰导弹能够适用于陆海空一体化的作战环境,并且它在研制之时,就提出了提高美国海军水面远程作战能力的问题,这使其更加的备受关注,当然结果也不让人失望。远程反舰导弹运用了全自主无中继制导的核心技术,能够依靠高能力的传感器以及自身的高强度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工作,在航运等密集的场所中,能够准确的“找出”要攻打的目标,非常的智能化,也常被人称为“AI导弹”。与此同时,该方向的发展还出现了在侦察打击上的应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积极的发展人工智能,并将相关技术产业应用于各类飞机以及无人机飞行器等平台上,帮助其快速的进行目标的识别,进行精准的打击。
2.2 几种典型的双模复合寻的制导系统
典型的双模配合有以下三种:第一种,雷达与红外线结合的制导系统。在该系统中,雷达导引头的主要作用是解决红外线成像制导作用距离短的问题,也就是利用雷达进行一段的制导,在红外线制导技术能够工作时,利用红外线制导,该双模指导技术能够增加导弹的精度,雷达与红外线配合是优势互补,具有高超的性能;第二种,主动式毫米波与红外线成像结合的双模制导技术。这种配合的制导导弹技术,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受到了很高的重视,该技术在导弹发射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毫米波進行制导,主要是因为毫米波的作用距离可以弥补红外线作用距离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穿过云雾或者是烟尘等不良浮物,毫米波的波束还宽于红外线,能够辅助导弹进行快速的大范围的目标搜索,同时结合高分辨的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目标的快速打击定位;第三种,毫米波主动或被动复合寻的制导。毫米波主动式寻地雷达采用脉冲调制或调频方案,而被动式毫米波系统是直接接收目标的毫米波辐射能量,并与主动波系统配合,形成对目标很高的锁定精度,再加上一些隐身的反涂层的修饰,使得制导导弹拥有很好的性能。
2.3 多模复合导引特点与分析
多模复合导引将各个制导方式集合,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从距离和目标上来看,多模复合导引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导弹的作用距离,并且能够提高导弹自身对于目标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目标的打击能力;从自身条件上看,多模复合导引技术使得导弹的灵活性增加,不再只依靠一种制导,实现对多种环境的适应,能够提高作战部队的作战能力,对敌人产生威胁,同时多种制导的条件下,也就意味着导弹更加的“智能”,在一种制导方式被干扰破坏后,还能够继续利用其他的制导技术进行作战,使得导弹本身变得非常可靠,节省了同样技术条件下制作的导弹的后期维修费用,节省了军费,是一举两得。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忽视该技术发展的难题,在结构上以及信息处理上都需要进一步的稳定,进行不断的技术革新与改进。
3 结束语
要想成为军事强国,就要将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提高,对于未来战争来说,并不是以人员总量和武器总量规模来进行较量,更多是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较量。越加精确的制导智能化,能够使导弹方面的武器得到全面提高,让导弹得到“全面发展”,即能够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定位,提高对目标的识别准确度以及精度。谁在技术上领先一步就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要想满足未来战争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武器多用途的目标,在导弹制导技术上,就应该发展多模复合制导的导弹武器。
【参考文献】
[1]庄钊文,王雪松,黎湘,等.雷达目标识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周志华.机器学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