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消费心理矛盾分析

2017-10-09 23:31马玉林
山东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矛盾

马玉林

摘要:95后大学生是年轻人消费的主力,其消费心理存在实用性、理性消费与娱乐性、冲动消费的矛盾、消费观念“开源”与“节流”的矛盾、消费后心理总结的矛盾,这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引导缺失有关。因此,家长、学校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步骤培养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大学生自身也要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培养理性消费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95后大学生;消费心理;高校教育

学生的消费历来都是商业经济追逐的焦点。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从消费理念和消费力来看,当下大学生的消费都呈现出新特点,尤其是95后的大学生,更是引导着时代的最新潮流和时尚,其消费心理矛盾问题也随之出现,亟需加以引导与教育。

一、95后大学生消费心理矛盾表现

诚然,不同的客观环境、家庭背景、价值取向、思维结构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不同影响,但95后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有一个共同点,即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溺爱的可能性,而据调查,这种溺爱与家庭经济条件没有直接关联。这种溺爱主要表现在家长对进入大学后的孩子的具体消费情况并不清楚,有的从不过问,一味担心子女在外吃苦。而大学生一方面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消费成员,另一方面随着心性的成熟,也能够体会父母的不易,这更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矛盾,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实用性、理性消费与娱乐性、冲动消费的矛盾。

95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具有多元化、开放性,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他们消费时首先还是比较理性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来源基本靠父母,没有太多额外的收入来源,所以消费时较为重视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但95后的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其开支中更有相当比例的娱乐性消费和冲动消费。这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存在攀比消费心理。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喜欢标新立异,对时尚潮流敏感,倾向张扬个性,对品牌的意识程度和时尚性、前卫性的要求普遍较高,再加上虚荣心驱使,存在从众心理,这样就容易产生攀比心理。比如手机的攀比。似乎每一个时段都有几种特定的手机品牌引领着大学生消费的最前端,过去大学生拥有手机是一种时尚标识,而今拥有智能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某国生产的某品牌手机和电脑,俨然成为了大学生的高端顶配。某品牌手机和电脑的热销固然得益于该品牌成功的广告宣传策划效应,但也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攀比助推不无关系。这种只认品牌不注重实用和功能的消费,带着强烈的崇洋媚外的心理色彩,以至于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菲。

除了手机这类智能科技产品外,同类现象还存在于发型、服装、美容、化妆、饰品、生活用品消费上。此外,随着大学生学习驾证比例的攀升,个别地区个别高校也出现学生自驾汽车进入校园炫富的现象。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交际消费开支显著增强。这方面消费分为两大类:交友消费和恋爱消费,具体表现在聚餐消费和礼品消费两大项。现在大学生中普遍流行“人际投资”和上“恋爱必修课”。过去有所谓的毕业宴、散伙宴、谢师宴,现在已发展到过生日、考高分、当干部、获奖、接风、送行、分手等名目都有聚餐、K歌、赠礼物、游玩等,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子”、没情分、情商低。可见面子、人气、关注度等因素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的感情,肯定要以高消费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恋爱消费开始呈现女生主动支出的新现象,网络消费蔚然成风,网购甚至出现了不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而是为了追逐消费的新形势、体验消费过程的快感而消费。

第二,消费观念“开源”与“节流”的矛盾。

95后大学生的收支源流相当不平衡,多数是入不敷出,消费普遍缺乏计划性,大部分同学承认自己是月光族,且超出预算。而且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这一点从近年来屡屡曝光的大学校园食堂浪费现象严重的新闻中可见一斑,无需多言。

第三,消费后心理总结矛盾。

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有着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请客送礼赚的是人脉和资源,度假游玩增长的是视野和层次,时尚名牌彰显的是追求和品位……似乎浪费的不是金钱,而是青春。总之花销的名目都很合理,也能说服父母理解。但是生活还是残酷的,现实还是骨感的,毕竟这些名目繁多的花销数额都不菲,毕竟大学生财力上“一无所有”,毕竟他们对父母工作的辛苦还是有所理解的。因此,有的同学在支出过度而回望“初心”的时候,会产生懊悔心理,会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必要的开支。

然而,这种“初心”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使他们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极端的甚至还出现骗取贫困助学金、偷窃、援助交际等丧失人格、不顾伦理和违犯法规的现象。于是在超出预算之后,他们往往自动陷入自责和反省,乃至“剁手”,诸多的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消费……不过,青春的冲动和外界诱惑实在是来的太大,这种心境不会持续太久,他们很快就会进入另一个循环,继续追逐着自己的“热爱”。

二、95后大学生消费心理矛盾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当中的攀比、炫富、崇洋媚外心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之风,如果不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就易导致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滋生一些社会问题。当然,95后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的矛盾心理,既與整体社会氛围有关,也与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和引导缺失有关。因此,对即将成为社会主要驱动力和消费生力军的“95后”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这种教育需要家长、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家庭因素中,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独生子女、城镇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在勤俭节约方面明显不如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攀比炫耀心理相对较重。endprint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消费模式必定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不节俭,不合理用钱,经常冲动消费,孩子也会大手大脚地花钱,不懂节制。如果家长一味追求名牌,追求高檔,孩子也会“向高标准看齐”。所以父母消费观念若存在误区,就无法正确指导自己孩子的消费。

相比之下,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高校教育中,还没有真正形成针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不够客观,课程设置中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就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消费意识的教育,也要营造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校园氛围,在校风建设上要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高校相关人员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体验生活的不易,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兼职和实践活动,确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自立能力,使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和合理消费的健康心理和行为。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树立自己理智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行为。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基本靠家庭,所以在消费时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要有自制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要正视自己的消费层次,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不傲,贫不卑”,适时调整“不正”和非理性心态,避免步入由从众心理转向标新立异心理的恶性循环的消费误区,塑造和谐的心灵环境,从本质上杜绝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的产生。

虽然目前我国家庭经济状况与以往相比已经很富足,但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吃水不忘挖井人。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当今社会所提供的可消费商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一些不适合大学生消费的内容不可能完全屏蔽在大学生的消费视野之外,如果没有理性的消费观,很可能使95后大学生的消费误入歧途,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家长、学校有必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大学生自身也要切实实施到消费生活中去,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自觉培养理性消费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矛盾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调查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