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成为近几年社会舆论的焦点,公安院校学员是公安机关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发展的希望。公安院校学员作为公安机关基层警力的主力军,不竭动力的动力之源,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未来警察的职业能力与战斗力。如何加强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素质,解决已招收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公安院校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公安院校;心理素质测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03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1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近年来,不断有大学生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自寻短见,新一代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玻璃心”的现象,心理承受能力极差,“一碰就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然已经成为眼下社会舆论关注的中心。而公安院校作为专门向公安机关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府,公安队伍基层力量建设和民警后期的培训都与之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公安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公安院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治安问题日趋复杂和隐蔽,风险高、强度大、压力重的工作生活及激烈的社会压力,给广大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但与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斗争,而且与社会的阴暗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这些常人能遇到的忧愁苦恼,警察同样会遇到。工作的特殊性使警察必须每天处于紧张、危险的状况中。警察院校学员是公安队伍的预备军,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后备警察。当前出现的心理疾病有许多是不容易表现出来的,如性格上的孤僻、抑郁、退缩、同性恋等。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招录学员时开展心理素质测试,充分了解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学员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便于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有利于公安院校警校学员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警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无形的意志和精神。才能真正成为我国公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公安院校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一)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素质问题关注不够。公安院校学员是以后从事公安工作的主力军,无论是政治素养或是警务技能,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敢于挑战自我,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和服务社会。依照规定“从严治警”,身处警务化管理中的学员每天都要进行严格的队列训练和内务评比,同时还需要兼顾学习和体能情况,一些有心理疾病但表现不明显的学员也同样按照警务化管理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与训练,若没有正确的疏导和宣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公安院校学员会产生心理疾病,不利于公安院校学员身心的健康和学校的发展。
(二)公安院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薄弱。众所周知,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尽管心理教育工作始终处于不断进步当中,但仍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不能及时随着时代的前进同步发展。而公安院校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工作在国内高校中尚属于较为薄弱,发展较缓之列,普遍滞后于其他普通院校,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公安院校学员实际情况和特点的问题。如在心理课程设置上,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心理课程,其内容、理论和方法均照搬西方的模式。没有考虑公安院校学员在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课程设置符合公安工作中所需的心理特点与方法。
(三)公安院校学员面临政策环境压力。《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统一招考》由国家人事部颁布与实施后,这使公安院校学员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由于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和所学专业的特定性,使得学生的就业渠道变得非常狭窄,很多公安院校学员在大二时就已经提前准备公务员考试,更有刚考入公安院校就开始不断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和技能证书考试,防止未来在公务员考试失利。“如果不能成功考上公务员,就只能自主创业。”这就给公安院校学员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
三、公安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认识。我国不断提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俨然已经成为我国指导警察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全面提高警察素质使其必然趋势,而提高警察心理素质是其重中之重。应当从战略性、全局性的角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对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注重公安院校合格人才的培养。
(二)坚持在新生招录中开设心理素质测试项目。据了解,公安部早在2006年就规定了在新警录用中增加心理素质测评,凡招收或录用的警察都必须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测试不合格不予录用。而且,在一些省市的公安院校也早已开始在招生工作中运用心理素质测试来选拔学员,警察院校学员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我国公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因此,作为公安机关培养后备人才的公安院校,对新招录的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试,严把公安院校的“入口关”,守好公安机关的“第一道防线”。
(三)设置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强化学员综合素质。为促进学校对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公安院校学员身心教育健康全面发展的引导工作,学校开展一些警察心理健康理论教育与心理行为训练课程,使公安院校学员心理素质向适合警察职业的特定性方向发展,发挥教育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学校设置《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既可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团队意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等这些无形的意志和精神,又可结合公安工作的实战特点,让公安院校学员在培养挑战自我、磨炼意志、挖掘潜能、熔炼团队等方面得到体验与训练。《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包括了攀岩、速降、“高空断桥”、“空中单杠”、“信任背摔”、“4米墙”以及“穿越电网”等一系列训练项目,配备了使命经验丰富的管理教员和培训教师。通过公安院校学员参加《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克服各种困难与心理障碍,使其学员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与提升。这种训练不但有助于公安院校学员的综合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更有利于公安院校学员警察意识形成。
(四)开展符合公安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公安院校的學员有许多特殊性,与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同,与已经在职在岗的公安民警也大不相同。他们是普通的在校的大学生,又是一名时刻准备着的“预备警官”。因此,公安院校在设置心理教育模式,既要充分借鉴普通高校先进的教育经验,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公安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加强对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营造一种和谐友爱、良好纯净的校园氛围,催人向上,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关注。关注一些贫困、离异、结构不完整等家庭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有特殊家庭关系的学员要比其他正常家庭的学员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区队干部作为最贴近这些同学生活的学生管理者,也应该多掌握了解这些学员的日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帮助他们适应警校的生活,健康成长。
四、结语
公安院校学员是公安机关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发展的希望。公安院校学员作为为公安机关基层警力的主力军,不竭动力的动力之源,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整体素质及战斗力,也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高警校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理素质,强化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是公安院校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公安院校学员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为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