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晶
摘要: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成语“三思而行”的现行含义,但是现在的含义并非是出处《论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文章对“三思而行”最初的意义进行探索,并简要地分析了现义固定的原因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启示。
关键词:三思而行;成语;意义
“三思而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的非常通俗的成语,普遍地被人们所使用,可谓俯拾皆是。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成语,很少有人会去怀疑它的含义,更不会去追根究底。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出自《论语》,与孔子有关,更有甚者直接将其归为孔子的主张。但是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三思而行”现行含义
“三思而行”,偏正式结构,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成语大词典》是这样对其解释的,“三:再三,表示多次;行:做。反复考虑后再做,形容做事谨慎”。目前在各种成语词典中的解释几乎都是这样写的,也就是做事之前要经过多次思考,考虑周详,不可冲动莽撞,以求保证事情的合理性,以便行事客观顺利,是一个褒义成语。的确,对于现在来说,这是正确的,本人也会常常用到这个成语,而也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成语其实也曾有着另一面意思,有属于它的小故事,下面我们通过探析它的过往来全面地了解一下这个“三思而行”。
二、“三思而行”来源解读
它出自是《论语·公冶长》,描述如下“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一位鲁国的大夫,每事必三思而后行,《左传·宣公元年》記载:“夏,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会”。当时鲁宣公篡立,各国诸侯没有派使节来祝贺。于是,鲁宣公派季文子出使齐国,并以金钱贿赂齐国,请求他们派使节前来祝贺。这是因为当时齐国是大国,若齐国肯派使节,其余各国必定效仿,也来祝贺。但是春秋时期的惯例,篡立者,诸侯若是派使节前去祝贺,即相当于承认其符合礼法。据说,季文子最初愿意替宣公出使齐国,但又一思量,觉得不妥。不过,经再三考虑,季文子最后还是替宣公出使齐国,并且做出贿赂之事。就此事而言,季文子的多次思考并没有使他做出合乎礼法的事情。所以,孔夫子对此做出评价,认为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实则是一种不果断,思想繁冗的一种表现,事情用两种角度考虑就可以了,思考过甚也许会弄巧成拙,是带有贬义的。有些人把这直接归为孔子的主张,是大错特错的。程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此做出评价“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也对季文子的“三思”做出了批评,强调君子做事也要果断,不要将自己陷入迷茫的选择之中,思虑过甚是不崇尚的。以上便是这个成语最初产生时的含义。
三、“三思而行”初义消失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这个成语如今已经基本不表示上面的含义而是来表示劝谏别人和警示自己的含义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虽然“三思而行”出自《论语》,但是最初只是特指那一件事说的,而且孔子虽然批评季文子思虑过甚但是并没有否定思考的意义,不理智的思考和不会思考一样都是值得纠正的,所以说“思”仍是重要的,并且在古代文献中几乎没有发现直接使用“三思而行”或者“三思而后行”来批评某人的行为的,而基本都是摘抄《论语》中的原句,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中,宋江道:“贤弟差矣。既然吃你豪势,救了人来。凡事三思而后行,再思可矣。自古道:‘吃饭防噎,行路防跌。……今晚我先走上清风山去躲避。你明日却好和他白赖。终久只是文武不和相殴的官司……”,又如,《全元曲》中有这样一段,“(赵成公云)老将军,若俺不送玉璧去时,秦国若领兵前来,俺可怎了也?(廉颇云)大王,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若战敌不胜呵,再做个摆布。(赵成公云)将军,岂不闻‘三思而后行,再思而可矣?左右,与我唤将中大夫蔺相如来者。”这些都是使用原文来委婉地表达否定的意思,并且例子甚少。
其次,相比上面的表达,古代文献中使用“三思”和“三思而(后)行”来表示对他人的一种建议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明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唐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宝玉部下》:“愿子三思。”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七回“独龙桥盟兄擒义弟 开封府包相保贤豪”中,展爷在旁插言道:“五弟不要如此,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还是大哥所言不差。”玉堂道:“我管甚么“三思”、“四思”,横竖我不上开封府去。”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宋江赏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中,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
明 抱瓮老人《今古奇观》第七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便道:“这十两银子,你做经纪的人积趱不易,还要三思而行。”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任孝子烈性为神”中,张员外道:“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
此外,《资治通鉴》中有14处使用“三思”表达赞扬或劝谏的,《晋书》中有6处,《三国演义》中有6处……由此,我们可看出,古代文献中大部分也是运用“三思而(后)行”来表示劝谏的,有了较久的渊源。
再次,古代的“三思而(后)行”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成语,而就是一种表达,在无最初背景的前提下可以说就是一种意义的叠加,是一种理解的惯性。
最后,词义的发展变化乃至固定都是由大众所操纵的,最初的意义、临时赋予的意义最终许多都敌不过符合人们理解和认知心理的那一种词义,“三思而行”确实可以很好地通俗易懂地表示一种对冲动鲁莽的批判和对谨慎行事的期盼,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发展。
四、总结
总之,虽然说“三思而行”现在已经有了确定的使用意义,但是对它的探索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既可以让我们清晰的认识一个词的始末,又可以通过对成语的溯源而对自己产生启发,它可以引起我们的双重思考,两种含义都于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都是成长所需要学习的,以前每当我说到、看到或听到这个成语时,会在内心告诉自己事事要三思而行,切勿冲动,而现在再看到这个成语,便有两种道理摆在眼前,我们不仅要思考,也要防止过度思考,有时候两种角度考虑也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1,1.
[2]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编著.中华成语大词典[M].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第一版).
[3]廖爱玲.误读了的“三思而后行”[J].文学教育(上),2011,5.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