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帆
摘要:1859年,世界名著《双城记》问世,在这部作品中,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以阴郁沉重的笔调刻画了以厄弗里蒙得为代表的骄奢淫逸的法国贵族和以马奈特大夫为代表的淳朴善良的法国底层民众,表达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赞颂和对革命期间失控局面的深刻思考。狄更斯力图通过这部小说,告诫当时的英国当权者吸取法国大革命经验教训,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弥合日益扩大的社会裂痕。本文选取作品中的几个场景,与读者分享其中动人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狄更斯;《双城记》;法国大革命;动人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正值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双城记》问世之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英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海外殖民地不断扩大,英国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也逐渐尖锐,狄更斯把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倾注笔端,通过《双城记》中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法国社会的描写,影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社会危机,从而警示英国执政者以此为鉴。作品的情节是虚构的,却饱含动人的真情实感,本文选取《双城记》中几个情节为例,为读者全方位展示其中的动人之处。
一、狄更斯的人生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小说《双城记》是一部饱含真情实感的作品,其中不乏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对上层阶级罪恶的揭露,这样的创作风格与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1812年2月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英国朴茨茅斯郊区一栋不气派的房子内,约翰·狄更斯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降临,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狄更斯的家庭并不富裕,祖父祖母都是仆人,父亲在朴茨茅斯的海军军需处担任普通职员,后因债务问题锒铛入狱。家庭的变故和当时伦敦物资的匮乏使狄更斯很早就认识到人世的艰辛,幼年狄更斯曾在伦敦托特纳姆街居住,附近毗邻农村地区,他在附近散步时因看到附近民众艰难的生活而流下泪水。幼年时的狄更斯被这样评价:“一个活泼外向的孩子,性情善良、友好、坦率,不像大多数孩子那样有时爱吵嘴拌嘴。”成年后,在英国议会下议院记者席工作期间,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一个充满活力、帅气、温良的年轻人”。有一次,狄更斯和同事一起经过一家市场时恰好跟在一名拉煤工后面,工人肩头背着肤色红润的孩子,狄更斯于是顺手买了一些樱桃,然后边走边把樱桃一颗一颗递给这个小家伙,狄更斯好像和那个孩子一样开心。②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狄更斯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作家。
1870年,狄更斯撒手人寰,被下葬在伦敦的“诗人之角”,与莎士比亚、弥尔顿等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一起守望不列颠民族的精神家园。一批又一批民众走过他的墓前,向棺木投去鲜花③,就连田里劳作的百姓也为失去他而无比悲痛,他们感到狄更斯是真正理解普通民众的人,他的离去对老百姓意味着失去了一位知己。
二、《双城记》中的几个动人场景
(一)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作者在小说开始,通过巴士底狱附近平民居住区令人惊讶万分的场景描写,揭示了革命前夕法国底层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暗示革命风暴正在聚集能量,蓄势待发。小说第一卷《起死回生》第五章《酒铺》④描写了这样一个发生在巴士底狱附近的场景,一只装酒的大木桶在装卸过程中不慎摔碎,桶中的酒流了一地,却引来附近贫民发疯似的举动,“一些男人跪在地上,用两只手捧着呷酒,或是乘酒还没有全从指缝中间流下去的时候,帮着从他们肩膀上伸过头来的女人呷酒。另外一些人,有男有女,用破破烂烂的土陶杯子舀,甚至用女人头上摘下来的头巾蘸,然后往小孩子们的嘴里挤”。长期的饥饿与贫困让底层民众对食物的渴望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没有抢到酒喝的人直接舔舐让酒浸泡过的木桶碎片,有的人甚至直接去咀嚼被酒漚过的木桶片。通过这些细致入微、触目惊心的文字,可以看出18世纪下半叶法国底层民众的悲惨处境,贫穷与饥饿已经让它们放弃了最后一丝人格尊严。狄更斯生活的时期,英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大量农田被大地主和农场主兼并,失地农民涌入城市,成为无产阶级后备军,作者通过对大革命前巴黎街头贫民“抢酒喝”这一场景描述,暗示了当时伦敦贫民窟贫民生活的惨状。
(二)对贵族阶层的愤怒
相对于底层民众的水深火热,法国贵族的生活却是另一番境况。《双城记》第二卷《金色之线》第七章《大人进城》⑤中,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得返回巴黎的府邸参加宴会途中,一路横冲直撞,丝毫无视底层民众的生命安危,街道上惊慌失措、四处躲避的民众却让这位贵族显得开心兴奋,面对民众的惊恐,他丝毫不收敛,猖狂无比,狄更斯这样写道:“他看到那些寻常百姓在他的马前四散奔逃,而且常常险些被撞倒,似乎显得十分开心。他的车夫像对敌猛冲似的赶着马车,而此人这样肆无忌惮地横突直撞,主人的脸上或嘴上都未以任何示意加以制止。”法国世袭贵族游猎式的通行常常导致平民伤亡,民怨时有发生,他们却当耳旁风,就在马车拐到街角之时,一个小孩子不幸命丧轮下,狄更斯这样描述贵族的冷血:“‘出了什么毛病?老爷镇定自若地朝外看看河道。一个戴睡帽的大汉从马蹄中间抬起一捆东西来,放在了水池基座上,在污泥浊水中间,像个发了疯的野兽,趴在那东西上面嚎啕大哭。”这个带睡帽的大汉,应该是小孩的父亲或是很亲近的人,面对意外死去的孩子,他只有发疯痛哭的能力。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当千千万万类似经历的人发出痛哭之时,时代将为贵族的残暴敲响丧钟。1793年,在波旁王朝被推翻的第二年,昏庸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挥土如金的王后先后被历史送上了断头台。
在描写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得侯爵饮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巧克力饮料时,作者在书中第二卷《金色之线》第七章《大人进城》⑥中这样写道:“要把那荣幸的巧克力送入大人口中,得用四条汉子……一个身穿制服的仆人先把巧克力罐送进那神圣的尊前;第二个拿着专用小工具搅拌,让巧克力起泡沫;第三个献上那备受恩宠的餐巾;第四个(就是有两只金表的那个)把巧克力倒出来。”为了喝到巧克力饮料,法国贵族需要四名仆人,每一名仆人分工细致并且不可缺少,可见革命爆发前,法国贵族生活的穷奢极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越是深陷物欲的旋涡,革命的风暴就越是凶猛。狄更斯通过对法国贵族行为举止的描写,暗示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尖锐矛盾。1832年,英国颁布实施《1832年改革法案》⑦,工商业资产者代表进入议院,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势力增强,财富日益集中,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自19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英国出现了三次工人运动高潮,前后经历二十余年,对英国社会产生强烈震动,这为狄更斯关注社会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endprint
(三)对人间真情的赞颂
在阴郁的历史背景下,人间真情是永不熄灭的火焰,它给人间带来温暖,给人以希望和向往。真情是《双城记》中贯穿全文的线索。狄更斯童年时代一半时间都是在拥挤逼仄的阁楼里度过的⑧,阁楼狭小的空间曾经承载了他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是一处可以激起对亲情回忆的地方,因而作者也将阁楼写进小说,使之成为马奈特父女阔别18年后相逢的地点。第一卷《起死回生》第六章《鞋匠》⑨中,在巴黎的一栋阴暗破旧的阁楼里,马奈特大夫与女儿露西分别18年后在此重逢。18年前,马奈特大夫因揭发厄弗里蒙得兄弟杀害农民的罪行而身陷囹圄,因长时间迫害,马奈特大夫一时竟辨认不出已长大的女儿,露西竭尽全力呼唤老父亲曾经的记忆,“如果你在我的语声里听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听见了,但是我希望是听见了——如果你在我的语声里听见一种声音,和你过去听来像是美妙音乐一般的声音有些相似,那你就为这个哭吧,为这个哭吧!”女儿露西试图通过孩提时代与父亲相处的细节拂去记忆深处的厚重尘土,“如果你抚摸我的头发的时候,产生了某种感觉,让你想起你年轻而自由的时候躺在你怀里的那可爱的头,你就为这个哭吧,为这个哭吧!”作者以哀伤感人的话语表达了女儿对父亲长期的思念之情和久别重逢后内心的激动与哀伤,作者讴歌人世间深沉的父女情谊的同时,也从侧面揭露了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得践踏法制,迫害无辜的暴行。18年的牢狱生涯把马奈特大夫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狱中服刑期间,马奈特大夫发誓要将这个罪恶的贵族家族控告至最后一人,这为后来贵族厄弗里蒙得侯爵之侄查尔斯·达奈放弃贵族头衔,冲破家族仇恨的隔阂勇敢追求露西埋下了伏笔。
第二卷第十章《两相许诺》⑩中,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得的侄子达奈亲自找到马奈特医生,表达了对其女儿露西的爱慕之情。达奈的家族罪恶满盈,曾残忍杀害农民一家四口,曾游猎式驱车经过居民区并夺去一名孩童的生命,为饮用巧克力饮料不惜动用四名分工細致的仆人,为隐瞒迫害平民百姓的罪恶将马奈特大夫打入牢狱18年,而又有多少恶行没有曝光。达奈为了与罪恶家族划清界限,放弃了贵族头衔和财产继承权,勇敢地冲破家庭仇恨的隔阂,恭恭敬敬地向马奈特表露对露西的爱慕:“亲爱的马奈特大夫,我深情、热切、无私、诚挚地爱着你的女儿,只要说世上有爱情,那就得说我爱她。你自己也曾爱过;让你往日的爱情为我说话吧。”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如冬日的阳光,融化冰雪;如炎炎夏日的清泉,滋润大地。爱情总能打动任何时代的读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爱情是让饱经创伤的心灵得到喘息安慰的最好补给。
(四)对革命的期盼与深刻思考
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是为了警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当权者对社会危机的重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革命运动的发生。作者在第一卷《起死回生》第五章《酒铺》!中描写巴黎街道时凭借非凡的想象,从街道上摇晃的灯光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海船,进而联想到整个大革命前夕的国家。“从条条长街的一头到另外一头,每隔很远,有一盏粗陋的街灯,用绳子和吊轮滑着;到了晚上,点灯的人把这些灯放下,点着,再把他们吊上去,一束微弱的灯光就在头上半死不活地摇来晃去,仿佛是在海上。它们确实是在海上,而那只船和全体船员正面临风暴的危险。”革命真正到来时,作者用激昂的文字如是写道:“深壕沟,双吊桥,高厚坚固的石头墙,大炮,火枪,烈火,浓烟。冲过烈火和浓烟,冲进烈火和浓烟,人海把他冲到了一门大炮眼前,于是他立即变成了一名炮手-酒铺的德发日干得像一个勇猛的士兵。两小时浴血奋战。”从上述对革命过程具体而细化的描写可以看出狄更斯对于革命是期盼和颂扬的,他赞颂了人民反抗暴政的革命精神,但对革命后期滥杀无辜的失控局面,狄更斯又是不赞成的。
第三卷第十三章《五十二个》@,为了成全露西的幸福,律师卡屯买通狱卒替达奈走向断头台,在52名被押往刑场的囚犯中,有一位瘦弱可怜的女裁缝不得不引起读者注意。这名瘦小的女裁缝,正是那个特殊年代被推向断头台的无辜平民的代表。小女裁缝如是说:“我是个可怜的女裁缝,和你一起蹲过拉弗斯监狱。”当卡屯问她为什么来到这里时,女裁缝答道:“阴谋。不过公正的老天爷知道,我什么罪也没有。哪里可能呢?谁会想到来跟我这样一个可怜、软弱的小东西一起搞阴谋呢?”临刑前,女裁缝依旧保持清醒头脑,她其实一开始就识别出所谓的厄弗里蒙得家族的达奈早已被替换,她十分钦佩卡屯的勇气并对他说:“你对我的安慰太大了!我是这么无知。我现在可以吻你吗?时辰到了吧?”“是的。可以。”两个无辜的人,在人间与冥界的分界,以互相亲吻的方式作临终告别,场景凄美动人。小女裁缝作为第22名囚犯奔向了幸福的天堂,卡屯是第23个,他为自己无悔的选择献出了宝贵生命。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固然是正义的、合理的,但在斗争过程中和胜利后,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暴行,那就失去了正义性、合理性。狄更斯由此得出结论:革命是要的,但重要的不是制度的变革,而是心灵的革命。#狄更斯不希望当时的英国人民也效仿当年的法国人民也起来革命,而是希望统治阶层以法国大革命为教训,改良执政方法,缓解社会矛盾。
三、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会受历史年代的局限,但情节中蕴含的动人情感却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拨动代代读者的心弦。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描述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贵族阶层的骄奢淫逸和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以及革命期间人民反抗暴政的英雄气概。小说以虚构的情节再现法国大革命前后真实的历史场景,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全景展示了风云激荡年代不同阶层人物的命运。小说通篇浸透了一个“情”字,有对冷血残暴的法国贵族的愤怒之情,有父女久别重逢时那任凭时光消磨却无法消失的亲情,有贵族后裔追求平民女子的真挚爱情,有为了成全他人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之情,有劳苦大众勇敢拿起武器反抗暴政的革命之情,正是这些朴素而动人的情感使《双城记》在名著林立的欧洲以独特视角占据一席之地,照亮了世界,温暖了人心。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狄更斯在小说起始写下的这段流传至今的名言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精辟概括。1851年,首届万国博览会在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陆地交通出现了火车,江河上出现了汽船,英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然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等社会矛盾引发了狄更斯对英国社会的深深忧虑。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距狄更斯生活的年代并不遥远,他自然不会错过对所处时代如此有警示意义的历史事件。狄更斯一方面从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看到了革命摧枯拉朽的惊人力量,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以暴制暴的负面效应,这反映出作者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大繁荣大发展背后社会危机的深切忧虑,希望统治阶层以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弥合社会裂痕,消弭社会矛盾。
《双城记》迎合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需求,精神的失落,心灵的空虚,道德的衰退,使狄更斯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提升他的国家的人民的精神面貌是他的创作伟大的、最后的目的。”$狄更斯通过《双城记》成为那个时代英国人民的精神导师,这是狄更斯成为莎士比亚后英国最伟大作家的奥秘所在。
注释:
①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②彼得.阿克罗伊德:《狄更斯传》包雨苗译,覃学岚校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③彼得.阿克罗伊德:《狄更斯传》包雨苗译,覃学岚校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④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⑤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⑥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⑦赖干坚:《狄更斯:为人道而战的伟大作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
⑧彼得.阿克罗伊德:《狄更斯传》包雨苗译,覃学岚校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⑨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⑩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赖干坚《狄更斯:为人道而战的伟大作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
$W·沃尔特·克罗奇《狄更斯的秘密》,纽约:赫斯凯尔·豪斯有限出版公司,1972年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双城记[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
[2]斯塔尔夫人.法国大革命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3]彼得·阿克罗伊德.狄更斯传[M].包雨苗译,覃学岚校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赖干坚.狄更斯:为人道而战的伟大作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