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杨忠宝
引言
畜禽养殖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最近几年,随着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畜禽养殖模式逐渐向着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畜禽养殖粪污成为制约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养殖蚯蚓处理畜禽粪污新技术进行了分析。
最近几年,随着畜禽养殖产业逐渐向着规模化发展,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问题就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蚯蚓活动可以改善发酵粪便堆体结构,提高透气、排水能力;降低粪污中重金属含量;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转化;蚯蚓粪便不仅可以作为高档有机肥,其中的微生物及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产恶臭气体细菌的生长繁殖,进而控制恶臭气体排放。在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面作用显著。利用蚯蚓处理畜禽养殖粪污,现将该项处理技术介绍如下:
1 蚯蚓的生活习惯和处理畜禽养殖粪污的作用机制
1.1 蚯蚓生活习惯
蚯蚓对光线十分敏感,喜欢阴暗的环境下生存,在腐熟粪便中生长主要收到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蚯蚓的生长习性,采用合适的配比制作基料保证蚯蚓能够很好的生长。有研究文献指出,蚯蚓能够在腐熟牛粪、猪粪、鸡粪、羊粪中良好生长。
1.2 蚯蚓处理畜禽养殖粪污的作用机制
在蚯蚓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砂囊机械研磨作用将粪便颗粒粉碎,改变畜禽养殖粪污的物理性质。这些粪污在蚯蚓体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消化系统中存在的丰富的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对基质纤维素和蛋白质成分进行分解,将粪污中的氮磷钾等重要营养元素转化为容易被土壤吸收的离子状态,从而有利于被蚯蚓机体吸收。
2 蚯蚓处理畜禽养殖粪污技术分析
2.1 蚯蚓养殖场的选择
蚯蚓养殖场要选择安静,没有噪音、震动,空气清洁的地方建场,场地要保证能够预防风吹日晒,建设好防雨设施,既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又要防治鸟类等天敌的危害。棚舍建设要求能够夏季避暑,冬季保暖,通风效果良好,避免棚舍内因为粪便发酵所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氢气体聚集对蚯蚓造成的危害 。
2.2 蚯蚓品种的选择
蚯蚓品种在选择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那些生长速度快、成熟期早、繁殖率高、抗寒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优质品种。目前,国内用于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蚯蚓品种主要有太平2号、3号和北星2号等品种。这类球菌品种成熟期一般较短,在30~40天左右,增殖和繁殖能力高,饲养简单,对粪便的处理效果好。
2.3 蚯蚓床的制作
蚯蚓床制作采用畜禽粪便为基料,并搭配好植物秸秆作为辅料。在蚯蚓床上铺上一层植物废料后再铺上搭配好的畜禽粪便,植物性辅料每层厚度为20cm,畜禽粪便厚度为每层10cm,每堆大概铺6~8层,最后形成一个高1.5m左右的圆形或者正方形的料堆。基料制作好后在上方均匀的喷洒清水,直到看到堆料四周有清水渗出停止喷水,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将料堆密封起来堆积发酵。一般在密封处理第二天,堆料的温度就会显著上升,发酵4~5天后,堆料的温度能够升高到70度左右。每间隔10天打开塑料布翻堆一次,将最上层的物料翻耕到最下层,将外侧的物料翻堆到最里层。在每次翻堆过程中,要将畜禽粪便和植物辅料混合均匀,并检查整个堆料的湿度是否在45~60%左右。用手抓取一把堆料,攥紧后能够挤出少量水滴表示湿度合适,堆料湿度较小时,可以适当添加水分。一般在经过三次发酵之后,基料就可以达到腐熟的程度。基料发酵好的标准是蓬松、色泽暗黑、无臭味、不粘手,PH值为中性。基料发酵完全之后,将其平铺成厚度为0.25m厚的蚯蚓床,在蚯蚓床少投放几只蚯蚓进行饲喂实验,确保蚯蚓能够正常生长之后就可以大量饲养了。
2.4 饲养管理
一般情况下,种蚯蚓饲养密度为每平米5000条左右,蚯蚓茧每平米能够孵化出蚯蚓2万个左右。1月龄内的幼年蚯蚓每平米饲养3万条比较合适。要做好夏季的遮阴降温工作。要搭遮阴棚,在棚舍内蚯蚓床上覆盖稻草隔热,每天下午向蚯蚓床喷洒清水降温,并做好通风工作。在冬季要做好保温密封工作,在蚯蚓床上同样需要覆盖稻草保温,促进蚯蚓生长和繁殖。一般每饲养10天左右,就需要将上层排出的蚯蚓粪去除,对旧的基料进行翻动疏松,保证蚯蚓床良好通透性,提高粪便的利用率。
3 结束语
未来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主要發展方向,而粪污问题就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生物活动如蚯蚓的生命活动来处理畜禽粪污这种新技术工艺简单,费用较低,同时粪污处理后能够得到优质的有有机肥和高蛋白质饲料,不会产生二次废物和二次污染,在未来优质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州畜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