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
【摘 要】英语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众多语言的词汇,其中不乏汉语词汇。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记载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反映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本文就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以及借入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且对未来越来越多汉语词会被英语借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英语;汉语借词;历史;文化
相较于汉语发展的历史,英语无疑是后起之秀。然而,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英语语言得以迅速发展壮大。随后的海外扩张、国际贸易又为英语的发展及传播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如今英语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国际性语言。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语几乎从世界上所有主要语言中吸取了大量的词汇并将其中大部分同化成英语的基本词汇,并且这一向其他语言借词的进程从未停止过。
英语隶属于印欧语系,因此英语中的借词绝大多数来源于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而汉语是具有声调的表象文字,这一特点影响了英语对汉语词的借入。此外,中国近代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西方很难了解近代中国。尽管如此,牛津字典所录的来自汉语词源的词汇就有1000多个,还不包括那些未被录入词典的汉语借词。毋容置疑,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记载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反映了中国文化对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1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
5至10世纪,英语借用汉语的数量极少,主要原因是中英二国间遥远的地理位置及二国当时的国情使双方没有直接的文化和贸易交流,稀少的交流是通过第三方贸易来完成的。据牛津词典记载,silk是经“丝绸之路”通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于公元888年进入英语的。显然,silk的发音是汉语的音译,当时的拼写是seolc, 历经多年衍变,silk的拼写接近于英语的构词规律。silk进入英语反映了当时我国精湛的丝织技艺、丝绸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11至16世纪,英国开始其扩张之路,然而中英二国仍没有直接接触。直到绕道好望角经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被开辟后,欧洲的商人们才开始涌入那一时期以瓷器和茶而闻名世界的中国。1555年,china被借入英语,小写china为国宝瓷器,大写China即中国。随后各种陶瓷名陆续进入英语词汇,如Canton ware广东瓷器,wut sai五彩釉,kaolin高岭土, Yihsing宜兴陶瓷。然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China源于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汉语“秦”先进入阿拉伯语读Sin,进入希腊语变成Sina, 进入拉丁语成为Sinae,进入法语变为Sino,随后被借入英语(汪榕培,2002)。如今Sino常与其它国家地区构成新词,如Sino-French 中法,Sino-American中美,Sinology汉学。1601,tea/cha茶(源于厦门方言chai)被借入英语,茶叶最早由葡萄牙人带到欧洲,英国的茶叶起初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17世纪40年代,英国人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并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同一时期借入英语的汉语还有产于中国的荔枝litchi也拼作lychee。
有历史记录的英汉民间交流始于17世纪上半叶,官方层面的交流始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19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中西方文化开始了大规模接触碰撞。这一时期英语从汉语中代表性的借词有kowtou磕头、 shanghai诱拐绑架、 chop-suey炒杂碎等。到了二十世纪,由于社会、经济、贸易等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飞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多, 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助推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借鉴和吸收,大量的汉语词语被英语借入。
2 汉语借词的借入方式
英语从汉语中借词主要有以下5种方式:
2.1 音譯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多数都是由音译借入的。音译即直接按发音翻译过来的词,也就是按汉语词的读音,用英语中发音与之相近的词直接译过来。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一部分是根据中国普通话,另一部分是广州、厦门等地的方言。自十七世纪初起中国与外国的往来主要是通过广州、厦门二个港口,所借入的词也多半涉及当时当地的饮食、风俗、传统、贸易等。
2.2 意译
意译就是保留汉语原有结构,用英语逐字逐词进行翻译。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以短语居多,折射出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事务或现象,表达了英语中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概念。例如: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 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 Dragon-boat Festival龙舟节, 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 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 Four Books四书, Five Classics五经, Hope Project希望工程, Long March长征, lose face丢脸 丢面子, 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二制, 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 planned economy计划经济, 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 Spring Festival春节, the Gang of Four四人帮, the 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the Three Represents三个代表, township enterprises乡镇企业, 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还有一些食品如:bean curd豆腐, moon cake月饼, soy sauce酱油, spring roll春卷, steamed bun馒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状况不了解的人,就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意译借词,因此为方便理解,通常用黑体字、斜体字、加引号或加同位语等形式来表示,并附注释。
2.3 音意譯相结合
音意结合就是一个音译词和一个意译词的合成,也就是把英语词素与从汉语借入的词素结合起来。例如:Chinatown唐人街,Ching Ming Festival清明节, Chung Yang Festival重阳节,hoisin sauce 海鲜酱,Indian tea印度茶, Peking opera京剧, Peking duck北京烤鸭,Sui Dynasty隋朝, Tang Dynasty唐朝,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Tian An Men Square天安门广场,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等。
2.4 音译加词缀
借词的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按照英语的构词形式对特定的汉语词汇音译后进行构词。如在地名后加英语后缀-ese构成表示某地人的词,Shanghainese上海人(的),Pekingese北京人(的);加后缀-ism,Confucianism儒家思想,Maoism毛泽东思想,Taoism道家思想;加后缀-ette,teaette沏茶勺;汉语拼音taikong(太空)和希腊词nautēs(航行者)组成英语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来指中国航天员;上文提到的Sino中国和-phile 及-phobia构成Sinophile亲中国的人和Sinophobia仇视中国的人。
2.5 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
部分借词源于洋泾浜英语。例如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chin-chin,在英语里是敬酒的祝词,用于表示打招呼、干杯;chow chow什锦菜,食品,一顿饭菜;chop-chop:快点,赶快;chopstick:筷子。
3 结语
诚然,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在词意和用法上也在发生着变化。
例如有不少音译词逐渐被意译词所替代:如wushu---martial art; ping pang---table tennis等。有些词如China,Sino-,silk,tea已完全化为英语词汇,通过派生、合成、转类等手段扩大表意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文体。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我国与英语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汉语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英语的影响力必将日益增强,汉语学习和研究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欢迎和青睐。此外,国内外新闻媒体以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二种语言相互借词的产生。因此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必然会越来越多。据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报告,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
【参考文献】
[1]Cannon.G.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J].American Speech.No67.1988.
[2]胡壮麟.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唐祥金.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语言文化因素[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汪榕培,常骏悦.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6]朱和中.英语外来词大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