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杨凯+王肖英
摘 要 土地整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根本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规划设计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给土地整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基于此,论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质量,从而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1.044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很多土地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荒草地、废弃的土地、工程建设用地、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等,使得土地利用率十分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这些土地进行整治,即运用工程手段解决土地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高效利用已利用的土地,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任务是增加土地利用范围,提高土地生产力,满足有机生命体承载需求[1]。而土地整治工程的关键就在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计划,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促进土地整治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而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存在规划缺乏系统性、设计脱离实际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质量,为今后的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量的土地被重新规划利用,用于农业、林业、生产建设等多种用途。然而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不能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专业的意见,致使土地整治工作举步维艰。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参与规划设计的人员有限,大多来自同一个部门,他们对土地整治的认识比较片面,因此规划设计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土地整治的参与方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信息传递不畅,规划设计的细节不够完善,在项目实施阶段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建设项目的质量缺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2 未结合实际情况
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对于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需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整治措施,否则会增加投入成本、降低土地整治的效率。然而很多规划设计人员仅凭经验行事,并不重视实地勘察工作,对需整治土地周围环境的了解严重不足,致使规划设计与土地整治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难以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参考。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经常要更改规划设计方案,甚至会边设计边施工,导致土地整治的进度非常缓慢。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提前勘察现场,采集地质数据,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规划设计方案,保证规划设计的专业性。
1.3 缺乏创新性
当前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观念过于陈旧,只是单纯的对土地进行规划利用,没有将环境、资源因素考虑其中,所以土地整治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项目耗资巨大,而且所建工程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不利于土地整治的长效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也有了较高的关注。土地整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项目,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将环保、节能理念纳入规划设计之中,确保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减少土地整治过程中的资源损耗,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2 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统筹城乡、多规合一,明确区域功能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在面临着土地整治,这是调节城乡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实现土地整治的高效开展,必须将农村和城镇看作一个整体,平衡二者之间在投入和产出、基础设施、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差距。土地整治已从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向山、水、林、田、路、村和人的综合整治转移,土地整治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2]。要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关键在于统筹各业规划,把农业、水利、交通、城镇、村庄、产业和旅游等规划统筹在一张图分析,实现多规合一,将各部门计划实施工程进行统筹,整体设计、各部门共建,避开功能相同的项目重复建设,保证项目效益[3]。
2.2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限制因素进行针对性设计
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应采用因地制宜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更具有实效性。在土地整治时,要详细调查和了解周围的气候、环境、土壤,切实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在规划设计中要将以往的工作经验与本次土地整治项目要求相结合,明确土地整治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和阻碍,科学分析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和形成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地规避土地整治实施中的各类风险,确保土地整治效果达到预期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而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4]。
2.3 创新规划设计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工程设计
无论是生态脆弱区,还是低值迁并区,土地整治均要以生态环境改善为主,因此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设计。一是弄清项目区的农田生态环境要素,即动物、植被、水系和土壤要素,工程布局时,工程内容要与环境相适宜[3]。二是工程设计规划合理,施工工艺优化,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减少大型、重型机械使用量,降低工程建设对土地扰动,防止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环境[4]。三是重视农田生态林建设,打造农田林网,创造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避免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全面提高农作物产量。四是建设生态廊道,设置生物栖息通道,将多种生物置于同一区域内,为生物的移动和迁徙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 结语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事关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国家戰略,已成为当前我国耕地“开源”的重要途径。规划设计是土地整治的关键环节,为了节约资金,减少资源损耗,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项目各工程的合理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由相关部门共同完成,各个参与方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给其他参与方,以便完善和优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案,尽量避免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使土地整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霁昌.土地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75-182
[3]刘祥富.浅析农村土地流转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J].城市地理,2016(10):74
[4]周振学,甘礼洪,李宇,等.新形势下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5(21):158-159.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