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构筑功能完善、山水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2017-09-30 12:48陈虹
绿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景观功能生态

陈虹

摘要:以湖南省怀化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通过对城市现有的绿地建设情况分析,以城市特色的山水格局为切入点,既完善城市功能需求,又彰显城市的特色,构筑了城市特有的城市绿地系统。使得城市的绿地从功能、生态、景观三个方面相融合成一整体。

关键词:功能 生态;景观;城市绿地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049-04

1 引言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尤其是在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等问题上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各个层面的关注,促使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中对绿地建设的关注与反思。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成为了城市控制生态问题的一种手段。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的绿化用地组成,它与城市自然水系、城市文化、城市建筑及市政工程等多项建设事业间存在着协调适用、相伴共生和深化完善的关系,对解决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已有的生态环境格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城市概况及绿地现状分析

2.1 城市概况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沅水中上游。历史上中原与大西南经济、文化多通过沅水交往,故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沪昆、焦柳、渝怀三条铁路和320、209两条国道成“米”字型交汇于怀化市,怀化成为连接全国东南西北各大城市的交通枢纽(图1)。怀化总体规划将其定位是湘、桂、黔、渝、鄂5省(市)边区的中心城市,是功能完善、山水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为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绿化建设将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2.2 城市绿地现状

怀化市绿地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怀化的生物物种已达到5913种,已成为全国物种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九大重点村庄和十大水能基地之一。2003年6月,怀化市列为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2009年6月,怀化市成为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市考核验收的地级市,怀化正在为形成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并融的“山水宜居城市”而努力。

2.3 存在问题

2.3.1 总体问题

怀化市在城市的迅速发展中,由于建设量大、开发强度高,加上怀化市典型的山地城市,因此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势必对自然山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破坏了原有的地貌和植被,城区内缺乏林荫步道、街头游园等多层次绿化休闲空间;新建道路的道路绿化比重较低,道路景观单调;现有公园设施有待进一步配套完善,迎丰公园和舞阳公园现状服务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需要;生产防护绿地数量过少,不能起到生态调节和屏蔽污染源的作用;城区内除了舞水河部分河段有少量滨江绿带外,滨水绿带和亲水性空间缺乏严重。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充分保护和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和绿化景观要素,城市特色难以彰显。

2.3.2 重点问题

通过对怀化市绿地的分析,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況,发现怀化市的城市绿地建设存在下列突出问题。

(1)城市现有的绿地较少,不成系统,尤其是老城区绿地较少,仅占城区绿地的1.7%;生产防护绿地有一部分,但控制不严,没有达到绿化隔离效果。目前,怀化市仅有一个市级综合公园,缺少专业性公园如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及与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小游园和街头绿地。

(2)绿化指标偏低,从三个主要的绿化指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看,怀化市城区的各类绿地指标与省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3)城市道路绿地状况欠佳。除城市新建的道路湖天南路和天星路所使用的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外,其他道路尤其是修建较早的城市到的总体绿化程度不高,道路绿地面积少,街头花园和开敞绿地缺乏;树种配置较为单一,景观层次不丰富。

3 怀化市城市绿地发展分析

3.1 优势

3.1.1 有适宜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种资源

全市植物资源大致有225科、900属、3716种。其中包含的种子植物大致有107科、340属、3500种,蕨类植物36科56属100多种。全市区有树种116科418属1906种。怀化市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7种。

3.1.2 具有优越的山水城市骨架与一定的园林绿地基础

怀化市区内有“五水”,是指贯穿城市的舞水河、太平溪、板木溪、坨院溪和潭口溪。舞水河将主城和中方连成一体,太平溪自东北至西南穿绕主成区与舞水相会。板木溪发源于韭菜坡,潭口溪和坨院溪发源于凉山,它们把清泉甘露输送到了城区,规划将以此组织五条河溪绿化风光带,就象五条绿色的生命线,镶嵌在城区之中,构成山水与城市融为一体,美化城市环境。

市区四周环绕有“四山”,主城东南以凉山为依托,西南以南山寨为界面,西北以中坡山为依靠,北面以韭菜坡为衬托,这些山水格局为区内绿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滨水地带还有大面积土地可供绿化,规划范围内还有大片的山林可进行充分的利用,加之古树名木枝叶繁茂,都为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3.1.3 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市民的自身需求

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把城市绿化工作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听取城市绿化工作专题汇报,研究城市绿化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动员组织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掀起了城市绿化建设的新高潮。

3.1.4 后发优势带来的经济后盾

怀化市正鼓足干劲,大力提高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怀化市正在利用后发优势,大干快干,实施弯道超车。特别是近两年来,怀化市的财政收入有了快速的增长,为城市的绿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endprint

3.2 绿地建设的认识误区

3.2.1 选址误区:中心不建边缘建

在怀化市城市中心区,特别是旧城区的绿化较少,建设绿地与开放空间的需求迫在眉睫。

3.2.2 形式误区:不建绿地建广场

目前,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小游园和街旁绿地较为缺乏,但在绿地建设中却得不到重视。绿化建设仍然偏重于建设形式简单,植物配置单一的广场。

3.2.3 观念误区:城市郊区绿地不分,生态标签乱标

在绿化建设中分不清城市中心区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城市外围绿化与郊野绿化的区别,简单的认为城市外围的绿化就是城区的绿化,对中心区绿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4 总体构思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绿地生态景观格局和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需求,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以及生物多樣性保护等多方面生态问题。规划中应当确立“生态优先、续承文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寻求一条既能应对发展挑战又能保护自然人文资源、解决环境问题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绿地格局。根据怀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结合怀化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特征及城市用地现状,以“生态基质—绿水廊道—绿色斑块”为基本模块,充分协调八个片区的建设发展步调来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5 整体规划结构

以水、路为系统经络,山、林为自然背景,以生态为基础,规划山、水、城、林一体的现代生态型山水城市绿地系统;主要通过增加公园绿地、提升附属绿地的数量与质量,实现总量达标、结构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形成“环野青山半入廊,溯源绿水汇城流”的景观特色,创建生态宜居人居环境。最终形成“四山环城、五水成廊、一心八园、生态宜居”的绿地系统结构,这种结构形态既充分而形象的表达了怀化“山城相拥、水城相映、绿城相依”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城市特点,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达性(图2)。

“四山环城” ——城区西北面的中坡山,东南面的凉山、西南面的南山寨,北面的韭菜坡环绕城区,构成了城市的依托和空间控制点。

“五水成廊” ——指贯穿城区的舞水河、太平溪、板木溪、坨院溪、潭口溪的五条水系,规划打造成五条流动的城市绿廊。

“一心八园” —— 一心指做为城市核心绿地的中央湿地公园,为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八园是指城区内五个市级综合公园和三个区级综合公园,分别是:湖天公园、岩门公园、迎丰公园、杨村公园、中坡公园、舞阳公园、河西公园和五溪文化公园。

“生态宜居” ——通过建设上述山水特色及主要绿地布局,将城市的外围“四山五水”的生态格局层层渗入,逐步引入到城市建设区内部,同时城市建设区内以道路绿带、滨水绿道为网络,连接城市公园绿地,组成一个以城市外围四山五水的生态格局为背景,点、线、面结合的“生态宜居城市”。

6 绿地分类布局

6.1 公园绿地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自然条件,并结合旧城更新规划、新区发展建设及其他规划,建设发展城市公园绿地,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格局,形成城市独特的绿色景观空间。

公园绿地规划中应着重城市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等公园绿地的建设,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游憩、工作提供方便。规划全市性综合公园按服务半径为2000~3000 m,区域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2000 m;居住区级社区公园500~1000 m,小区游园级社区公园300~500 m;街旁绿地为200~300 m的要求布置。

规划重点对滨河绿带提出了蓝线和绿线的控制要求,形成丰富的滨水景观生态廊道,提高城市景观品质。

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品质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其绿化用地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0%,完善公园绿地的综合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6.2 生产绿地规划

规划中提出了怀化市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生产绿地的面积与规模,要在规划中进一步扩大苗木生产用地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形成集花卉苗木生产、科研、销售、观光于一体的整体经营运作方式。结合怀化市的具体情况和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近期内保留杨村和金海村的生产绿地,到规划期末,搬迁城区内的所有生产绿地,规划在黄金坳镇、公坪镇、泸阳镇、中方县等城区外围建设生产绿地,规划面积不小于170 hm2,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优良品种的苗木,中心城区的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

6.3 防护绿地规划

怀化市防护绿地设置提出了下列规定。

6.3.1 卫生隔离带

规划城东工业小区、河西工业小区中各类工业用地与生活配套区之间,利用现有滨河、山体林地,设置防护林地,使工业区和生活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卫生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30 m,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的工厂与居住用地之间控制不小于50 m的防护林。鸭嘴岩污水处理厂四周规划宽20 m防护绿带。

6.3.2 道路防护绿地

包茂高速、沪昆高速、娄怀高速公路防护林带:两侧各设置宽不小于100 m宽的防护林带。

国道、省道线防护林带:国道209和320两侧各设置宽50 m的防护林带;省道223与321两侧各设置宽10~15 m的防护林带。

铁路防护林带:沪昆高速铁路护栏外两侧各控制30 m防护林带。

绕城高速防护林带:两侧各设置宽10 m的防护林带。

6.3.3 水系防护林带

城区内沿舞水河、太平溪两岸已规划的公园绿地兼顾防护功能,其余沿岸未设公园绿地的设置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除外),设置的防护绿带的宽度应大于25 m。滨水防护绿化树种选择要求耐湿、深根性、抗风、滞尘能力强,最宜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经济树种。endprint

6.3.4 城市高压走廊绿带

城市高压走廊绿带:根据高压线线路电压等级设置相应宽度的防护绿带,按照防护绿带宽度60~75 m;防护绿带宽度35~45 m;防护绿带宽度30~40 m;防护绿带50 m的要求设置高压走廊履带。

6.4 附属绿地

该类是存在于城市建设的各类用地中,也是城市绿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由于该类用地是存在于市民生活、工作直接相关的单位中,因此,附属绿地是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规划中提出如下要求:

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区居住小区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新建公共建筑、医疗卫生、幼儿园、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等单位绿地率控制为35%~45%,中小学为35%~40%,机关事业单位为35%~40%,新建工厂为15%~20%。

由该类绿地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归属于各个城市建设地块单元内的单位负责,因此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维护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切合自身需求的运营体制。规划中也主要提出了以下两点。

第一,针对城市各类用地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其绿地面积的指标(即城市各类用地中的绿地率),对各有关单位提出绿地建设的量化要求,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以达到全面控制城市绿量,保证达到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水平。

第二,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城市绿化建设的法规条例等,严格执行有关的奖罚办法,以法律的手段检查、督促,做到“依法建绿”。

6.5 立体绿化

规划中也对屋顶绿化、壁面绿化、挑台绿化、柱廊绿化、立交绿化和围栏、棚架绿化等立体绿化提出了引导。

6.6 其他绿地

本次规划重点是在沪昆铁路两侧东环路以北结合现有水系和城市隔离带建设一处中央湿地公园,同时保护凉山及韭菜坡的现有植被,逐步将其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供居民生活休闲的大型生态绿地。

7 绿地景观设计

规划通过构筑怀化市主城区内的“五水、一心、五区、三廊、多轴、多点”的空间景观序列,一方面使城市的绿地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系统,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整个怀化市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

城市空间网络是展示、认知城市的重要手段,序列化、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可以将城市各功能单元有机的组织起来。本设计构筑“五水、一心、五区、三廊、多轴、多点”的网络结构。“五水”为舞水河、太平溪、潭口溪、板木溪及坨院溪;“一心”为中央湿地公园;“五区”为商贸活动风貌区、行政办公风貌区、文化教育风貌区、生活居住风貌区以及工业企业风貌区;“三廊”为湿地公园生态廊道、中坡生态廊道及太平溪生态廊道;“多轴”为多条主次干道两侧的绿化形成的轴;“多点” 主要是公园、街头绿地等自然景观节点以及有特色的城市地标等。

以“五水”和“三廊”“多轴”作为运作线,串联起 “一心”“五区”、“多点”所形成的点线面空间布局。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有序的多层次城市网络结构。

8 结语

怀化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怀化市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要达到构筑怀化市功能完善、山水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系统,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持续的、不断完善的工程,实施规划过程中既要结合现状的建设情况,又要着眼于未来,树立明确的战略方针政策,更需要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如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等措施来保障,才能最终达到规划所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 颂,刘滨谊,温全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继 忠.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J].华夏星火,2000.

[3]承 照,刘滨谊.游憩与景观生态理论研究——在绍兴市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综合应用[J].城市规劃会刊,2000.

[4]伦·泰特.国外景观设计丛书-城市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观功能生态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我有特异功能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