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说谎行为

2017-09-30 10:17刘茜薇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对策

摘要:孩子的说谎是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话来,是想象与现实混淆,记忆不清而说出与现实不符的话。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之一。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必须及早察觉幼儿的说谎行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这种行为问题,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此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说谎的概念界定,以及说谎的表现、原因及采取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对策;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238-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抵御挫折有密切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5岁以下的幼儿期。"所以,在这一阶段,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说谎行为,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正确认识幼儿说谎现象

1.1 无意识说谎。这种说谎类型主要指说谎者没有什么筹划,也没有什么目的,而是把某些幻想或错觉当成现实向人述说。

(1)因为想象而说谎。他们的吹嘘可能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见闻比较广泛,感情比较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达,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幻想中,而且时常把想象和现实混同起来,说出想象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渴望。比如,我家的电冰箱有房子那么大;我在家里见过大象、熊猫。前者可能是贪吃,后者可能是想到动物园。

(2)因为遗忘而说谎。另外还有一种遗忘式说谎,对经历过的事情张冠李戴,记忆不准确,造成说话不真实。如:儿童节那天,妈妈给小芳买了一条新裙子,几天之后,她跟别人说的时候,她却说裙子是爸爸给她买的。

1.2 有意识说谎。这种类型的说谎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可以编制的谎言,以掩盖事實真相。有意说谎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1)动机是积极的有意说谎-----想博得赞赏而说谎。孩子都喜欢听好话,都愿意得到爸爸、妈妈、老师和其他人的夸奖。因此我们平时提到的"善意的谎言",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成人身上,也会发生在孩子身上,他们有时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会用说谎的方式取悦于父母或同伴。如:宝宝摔倒了,但为了让妈妈夸他勇敢,却说:"我一点都不痛"。

(2)动机是消极的有意说谎------出于自我保护而说谎。这种说谎行为,性质十分恶劣,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少家长都遇到这样的事,孩子打坏或弄坏了东西,常常推到小动物或别人身上,或者干脆装着不知道不承认是自己干的,这事实上是趋利避害,保护自己,逃避大人的惩罚和训斥,面对这种情况,大人千万别一个劲的盘问孩子,那样只会使幼儿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2.针对说谎的教育策略

2.1 有技巧地处理,恰当满足幼儿的需要。假如幼儿说:"我们家有一只小狗"(实际上没有),家长需要清晰幼儿只是把他的渴望说成了实际情形,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渴望有一只小狗。这时,切记不要与幼儿较真:"瞎说 ,我们家没有小狗。"可以让幼儿描述小狗的样子,学学小狗的啼声,和幼儿玩玩与小狗有关的游戏,让幼儿有一种高兴的情绪家长也可以在这些谈论之后,告诉幼儿:"我们家没有小狗,某某家有小狗。"

2.2 借机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应用幼儿不着边际的话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如,当幼儿说:"我会开汽车"时,家长可以适时引诱幼儿想象如何开汽车,应用角色游戏扮演司机、售票员等角色,通过想象再现现实生活。

2.3 家长做好表率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宝宝模拟的对象,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诚实取信,对幼儿要说话算数,不能空承诺言。父母应了解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成见去听一听孩子真实的想法,因为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如果孩子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个时候父母还紧追不舍的话,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始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2.4 成人不能随便斥责孩子说谎。由于孩子智力、知识水平尚低而造成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父母应轻切地指出与事实相违的地方。应采用耐心说服、讲明道理的方法,指出好孩子不能说谎,从而引导孩子切实认识到说谎是无用的、不光彩的。

儿童的说谎现象从身心发展来看,我们不能盲目的去给予定论,而应该根据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来对待,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决。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说谎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要相信儿童是生来本善的,才能帮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表现美好。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的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力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 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2] 白雪松,张守臣.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

刘茜薇(1982.4-)女,汉族,江苏人,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兆丰视情教育实验幼儿园,职称: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幼儿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