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
摘要:新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它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致力于智力发展在内的学生个性、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教学;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47-01
1.初中数学课堂开展探究学习必要性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性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解决问题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问题,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学习动力。长久以来,初中数学教育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中考升学的压力下,一直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造成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下降,极大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数学探究课堂会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产生学习创新的动力。
2.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究思维。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关注问题的提出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要有明确的目的,应尽可能诱发思考,把学生带入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境界,引起认知冲突,促使他们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如在教学《有理数与无理数》中无理数的引入改成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这样进一步激活了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和欲望,就会主动去探索,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2 鼓励实践操作,注重探究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既要多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又要努力使他们的探究能够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让学生充分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中学习、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实践、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中,设计了几个探究性问题,通过数形结合,探索发现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二:将图中的同位角任意一组剪下后重叠.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问题三:再画一条截线d,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在教师这样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2.3 组织交流,体验探究成果。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当中应组织学生进行多向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这有助于学生在集体中互相交流情感和获取知识,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同时在解决数学问题和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探究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设计了"数学实验"活动.活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小组为单位,"随便剪",只要求学生将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沿一些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第二层次:根据要求展开正方体纸盒,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小组的合作气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感悟到"同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沿不同的棱剪开,展成的平面图形可以是不相同的".这样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在讨论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结束语
总之,素质教育强调中学数学课堂应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活动时间和提高活动效益,开发多种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个体潜能得到释放,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探究学习,能够激活学生沉寂的潜能.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探究学习的价值,更新理念,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主线,让探究学习真正的"探"起来,真正的"究"起来,让我们的課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