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日报副社长 房汉廷
科技工作要在“融”字上下功夫
文/科技日报副社长 房汉廷
8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视察科技部火炬中心并在科技部机关走访和座谈。两个多小时的视察和座谈中,李克强总理不断强调新时期科技工作要以“融”字为要,融通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科技效能的发挥。
当前科技工作为何“融”字为要?第一,科学技术是知识,亦是财富创造的源泉,科技工作必须融通开知识创造与财富创造之间的鸿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才能由隐性、潜在转变为显性、现实。综观当今世界创新型经济体,无不是在技术创造与财富创造的融通上取得成效的。大型经济体美国、日本如此,中型经济体英国、法国如此,弹丸小国以色列、芬兰亦是如此,中国取得竞争优势的领域同样如此。强大的技术创造能力,配合上强大的科技融通能力,就会把技术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第二,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度发展,科研工作正从过往的“串联模式”转换为互联网下的“并联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创新乃至商业化,正在呈现同步推进之特征,科技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使科研活动、创新活动和产业活动,无边界地融通起来。其实,新时期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已做出了阶段融通的探索,由科技部牵头主导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就是一个目标导向的无阶段化融通案例。
第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财富创造为导向的技术活动,已经从科学家小众行为转变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联合行动。科学家专注的是技术的“无中生有”,企业家专注的是技术的“财富工具”,投资家专注的是技术的“财富成长”。试想,如果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之行为与行动彼此隔离、割裂,怎会产生实质的“技术~财富效应”呢?所以,科技工作还必须融通技术与创新、创业的壁垒,还必须融通技术与金融资本的壁垒。果真如此的话,中国已经形成的庞大的专利技术资源,企业家群体,巨大的金融资本实力,就会形成巨大的创新、创业和创富叠加效应。
李克强总理的一个“融”字,牵住了科技工作的“牛鼻子”。要抓好这个“牛鼻子”,中国的科技部门必须担当起历史使命,让科技创新对财富创造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