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彬
摘要:杜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杜鹃之声传达着古诗词作者的哀怨之声、亡国之痛、伤春之情和寂寥之意。杜鹃啼血的哀切之声在丰富了古诗词意蕴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一幅绚丽凄美的画卷。
关键词:杜鹃 悲切 思念 伤春 寂寞
【分类号】G634.3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惯看春花秋月,聆听入耳声声。月夜静卧,“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笛声传达的是对故乡的悠悠思念;“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捣衣砧生是思妇对征人的绵绵情思;“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犬吠声传递着投宿人的欣喜与感激之情。这月夜里的声音总是如此多情,这月夜的声音又怎可少得了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催归等。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更是丰富多彩。
研究生物的李时珍书中有云:“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鹊,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格物总论》中称杜鹃为“冤禽”——冤禽,三四月间夜啼达旦,其声哀而吻血。李时珍只说它“哀切”,这里说它“哀而吻血”了,仿佛杜鹃哭得一嘴湿淋淋的鲜血。这般的哀切到底传达的是什么情思呢?
一、 倾诉悲苦、哀怨之情,传达亡国之音
杜鹃之声悲苦,必定含冤。据《蜀志》记载,杜鹃是望帝的化身,他把帝位让给能治水的鳖灵,后来想取回时,却不可得,于是化为“冤”鸟,整日哀啼。远古的蜀人,对杜鹃啼声的“哀而吻血”觉得无比难受,所以找出了这么一个理由来解释它的诡谲。有了这样的解释,后世的文人墨客们更有了亲近它的理由。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江头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也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李煜词《临江仙》中有:“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子规,即杜鹃。词人已预感到亡国,内心惆怅万分,悲痛不已,便借子规这个形象鲜明的意象来传达亡国之音。
二、感慨眼前景象,渲染旅愁气氛
杜鹃常“夜啼达旦”“其声哀切”,这夜间的哀切无疑渲染出夜的凄凉,最能映出文人内心的愁和寂。
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三、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零陵记》有云:“杜鹃,其音云‘不如归去”,杜鹃故又名为催归鸟,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常被用来抒发游子的乡愁和思亲之情。
唐韩愈《昌黎集》九《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又无名氏《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俱是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再如,雍陶《闻杜鹃》的“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木公诗中:“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肠断声声血,郎行何日归”山上杜鹃鸟的哀啼和山下杜鹃花的繁华相衬,使得诗歌意境更为凄惨。词中有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均是思乡之情。
四、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杜鹃常鸣于“三四月间”,正是春末夏初,“夜啼达旦”“其声哀切”正应了文人骚客的上传怜春之情。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春天已逝,杜鹃却依然哀啼着,执著地想唤回春天。杜鹃之哀鸣,又夹杂了伤春的悲哀。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作者虽被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于此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表达了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五、烘托忧郁、寂寞之情
望帝反悔让帝之行,哀而泣血已让人感到悲切不已,来鹄《寒食山馆书情》“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更是将羁旅飘零之人的寂寞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再读秦观的《踏莎行》,其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简直就是典型的忧郁患者日志。
暮春十分,日薄西山,杜鹃声声,哀啼不已,这哀切之声寄托着古人的哀怨、乡愁、伤春和寂寞之情,这悲鸣极大的丰富了古诗词的意蕴,也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绚丽凄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