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9-28 04:13郑桂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情感

郑桂江

摘要:情感教学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过程,教科书上陈述的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要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作为学科教学的首要重点任务。而为要达到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科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从语言文字的品味、思路的理解、形象的活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的首要策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于一门科目产生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否则即便教师的讲课再准确无误都无济于事。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在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都大大影响着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中,提高课堂讲课方式的多样性是最有效的捷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质量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方法的有效程度与该方法是否结合学生的特点、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教育模式等问题息息相关。课堂教育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讲课内容特点制订,例如,对于人数比较多、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同学的班级,可以将班级全部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语文习题课或者听写生字的时候,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赛:由教师选择适当的题目或者生字,每个学生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加一分,听写正确一个汉字加一分。最后,按照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得分相加的总和作为小组总成绩。按照各组积分的高低评出“优胜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此,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主角,即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将多媒体软件技术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新颖、教学直观,而且简便易懂。因此,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可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熏陶,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语文知识教学,多方面了解语文、学习语文。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有效的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课堂的热爱,并且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境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 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不丰富,情感单纯也比较浅显,因此,小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文章中,思绪跟着课文内容转动,被文章中的一系列事件熏陶和感染,被文章中的人物带动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准确领悟到课文情感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现实生活中创设一个情感适宜的、背景相符的、时间和地点与课文相近的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课文。同时,对于小说类的文章,可以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根据文章内容,安排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文章中内容创设相近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也可以使得学生对课文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更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情感领悟。

四、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境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 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五、抓综合连结,通过类比联想,强化情感教育

学生的情感容易被激发起来,但是也很容易波动。所以,我们必须善于聚合在每一个阶段教学中的教学因素,使之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因素聚合体内,引导学生综合研讨、类比联想,以此来巩固他们已初步形成的概念,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持之以恒的情感。活现人物形象,有情导理,深化学生情感

六、抓形象的活现,牵动学生情弦

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课文,教学时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几方面入手,把人物的具体形象从课文中活现出来。并着重理解这个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格”这种步步入深,有“情”导“理”的概括,能深化学生的情感,逐步促进学生在行为上的效仿。

总之,语文学科自身就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就更离不开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只有让情感充满小学语文课堂,才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教育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正如原苏联教育家斯科特金所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情感品质,以达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情感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情感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