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审题障碍心理分析及对策

2017-09-28 02:23马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马宪

【分类号】G624.5

大家知道,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解答的结果。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错误,很多情况下都是产生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倾向中分析产生审题心理障碍的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见的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轻视,思维出现偏差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为自己掌握得很好,产生轻视心理,审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在审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要教学生画简单的 情景图,以帮助审题。教师自身也要注重认真审题的引导,作出认真审题的示范,教给 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还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时就学会抓住重点句、关键词,理解重点句、关键词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 题的良好习惯。

二、心理畏惧,信心自我丧失

小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当他们看到问题中条件繁多而又复杂时,便会产生 畏惧心理,变得紧张起来,不想再去多看题目,更不愿意去分析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了,因此学习的自信心自我丧失。

例如:一只杯子里装满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搅匀;第二次又喝了 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三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四次全部喝完。小明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本题的解法有两种思路:

尽管喝了四次,前三次喝了都加满水,但是四次所喝的牛奶总和就是原来的那一杯牛奶,所以,小明四次一共喝的牛奶是1杯。

在本題中,由于喝了四次,每次喝了牛奶后又加满水,次数较多,条件较繁,分析思 路较乱,计算步数较多,学生审题时就认为有一定难度,即使分析计算,还不一定正确,因此,往往会选择放弃。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要敢于向困难挑战,相信自我,战胜自我,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 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习惯,思维产生定势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或眼前看到的某种心理习惯的干扰,在 审题过程中,便会产生思维上的定势,使审题有误,解题出错。

例如: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 、 - 、×或÷,组成不同的算式。

2○2○2 = 2

学生的填法有:

①2 + 2 - 2 = 2

②2 - 2 + 2 = 2

③2×2÷2 = 2

④2÷2×2 = 2

⑤2 + 2÷2 = 2

前四道算式中都只含加、减计算或只含乘、除计算,都按规定的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进行计算,符合题目要求,结果都得2。而最后一道算式中,既含有加法又含有除法计算,按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即2÷2 = 1→2 + 1 = 3。但受上面四题运算顺序的干扰,部分学生把它的运算顺序定势地理解为2 + 2 = 4→4÷2 = 2。这是明显的 运算顺序上的错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概念的教学,既要重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又要重视教给学生正确地运用概念、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要正确地运用知识的正迁移,以帮助 学生消除不利的思维定势。

四、类化障碍,思维陷入困境

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过程。如果在这一 过程中,学生没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统一起来,出现知识类化上的障碍,那么,就会在解题之前的审题中,认为条件不充分,导致思维陷入困境,解题无 法进行下去。

例如: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5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4小时到达。去时的 速度比返回的速度慢百分之几?

学生的解法有:

题中只给出两船的行驶时间,且路程又是未知的,却要比较速度,许多学生认为条件不够,无法比较,只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错误解法①。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抓住“ 速度”这一关键词语,把这一数学问题类化成“工程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 生把问题的表象转化为概念、规律的能力,弄清问题之间本质与非本质的联系,渗透一些类化的思想,教给一些类化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类化能力。

五、思路狭窄,思维焦点错位

数学问题中包含着已知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已知的条件中抓 住关键,才能通过中间环节逐步向问题靠近,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在审题中,思维处于狭窄状态,没有把焦点转移到关键条件上,导致思维焦点错位,便会使问题 无法得以解决。

例如:运一堆煤,先用大货车运了一半后,改用一辆载重3吨的小货车运了5次,还剩2 吨,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吨?

部分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思维狭窄地集中在“先用大货车运了一半”这个问题上,以 为只有把大货车运的这一半先求出来,再和小货车运的3×5 + 2 = 17吨相加,才能解 决问题。就是想不到只要把思维的焦点转移到求“另一半”上,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

看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改变这种思维的狭窄状态,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克服审题中的思维狭 窄障碍,提高审题、解题的能力。

六、思维受阻,思路无法展开

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多数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只要细心审题,就能理解题意,问题 就能解决。但是在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那么醒目,而是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的思路就无 法展开。

例如:有一种圆柱形食品罐头,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0厘米,侧面贴上商标纸,商标 纸接头处是1厘米。100个这样的罐头需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厘米?

如果去掉“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这个条件,学生的思维还比较流畅,都知道圆柱体 的侧面积就是分别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为长和宽的长方形的面积,100个这样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本题的所求,即2×3.14×6×10×100平方厘米。而加上条件“商标纸接头 处是1厘米”,只要把圆柱的底面周长2×3.14×6厘米再加上1厘米作为接头,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能展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即可列式为(2×3.14×6 + 1)×10×10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引导分析题中隐含条件的作用,正确使用好隐含条件,为学生扫除审题障碍,理清审题思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