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滢
毫无疑问,在这个盛夏,《中国有嘻哈》重重的“临门一脚”彻底将嘻哈音乐踹到了大众跟前,全民迷Hit-Hop,Rapper变老公,嘻哈以不可思议的蹿红速度在年轻族群中延续着它的火爆。但作为国内一种新兴音乐,它的走红究竟是节目的巨大流量效应带来的虚火,还是嘻哈文化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而爆发出的蓬勃生命力呢? 热潮过后还剩些什么?过度商业化会导致市场畸形吗?这个问题还备受时间考验。
两亿投资的网络综艺《中国有嘻哈》在第十期(共十二期)换来了21.2亿点击量、42.7亿的微博阅读量。巨大又干瘪的数字无法生动细致地描述它的火爆,节目的余火是范冰冰、马苏、蒋梦婕、邓紫棋等明星都加入了应援大潮;来接机的迷妹们把机场围堵得水泄不通,人群包裹中的嘻哈选手PG One寸步难行,完全是一线人气明星的待遇。在乐评人三石一声看来,嘻哈选手的走红是因为他们real到令人爽,在節目现场、网上都不撕不舒服,给人看到了很不一样的音乐选秀选手,“完全不同于以前我们看到的‘梦想‘歌唱这些虚伪面具戴太多的其他音乐节目。” 之所以嘻哈能在95后族群中引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Hip-Hop的周边文化,早就已经渗透进95后的生活当中,“比如95后甚至95前很多人喜欢穿的滑板鞋、球鞋、运动帽衫这些日常穿着,都是Hip-Hop文化的一部分了。”而且 95后们听国外的音乐越来越多于国内音乐,国外最主流的流行歌手们,经常在专辑中合作很多的Rap,这些从国外渗透进国内的音乐文化,也是年轻人早就耳濡目染的东西,“《中国有嘻哈》的出现,只是把这些东西集中展现而已。”
在嘻哈强势围追堵截之下,甚至网上有声音表示它将会驱赶民谣和摇滚,占领中国主流音乐的山头。对此,乐评人耳帝发文掷地有声地反击:“中国没有嘻哈文化。”虽然这个观点遭到了部分嘻哈迷的谩骂,但是作为节目人气选手之一的BrAnT.B小白却很赞同,“现在大家根本不了解嘻哈,大家好像觉得这个人,戴了一个鸭舌帽,他好像穿得蛮hit-hop,但他就是hit-hop吗?”究其原因,“是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嘻哈产业文化。”小白分析道。乐评人三石一声认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确没有很深厚的分众,大家多是以fashion的流行曲为养分,国外流行什么,国内跟风什么,大多数资深的歌迷都还是在大流行的浸润中长大的。但如果未来,与国际音乐同步成长的95后成长之后,音乐分众会可能实现,各风格的根基会好一些。无论嘻哈是否能延续潮流,能肯定的是,它们在这场热潮中狠狠赚了一笔。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透露Rapper的出场费由1万元涨至 20万元。据业内人士透露,Vava的一场表演在20万元,PG One则高达25万元。在采访中,黄旭也透露自己的收入涨了10倍以上。但身价暴涨,过度商业化,是件好事吗?奇葩说选手音乐人飞飞有些担忧,他发文表示身价暴涨容易造成整个演出市场的畸形和不健康发展,让还没有能力成为艺人的人,快速走到台前。也让一些真心喜欢音乐的人,在网络面前成为快销品。但乐评人三石一声乐观很多,“对音乐有坚持有品位的歌手,赚越多的钱,可以把音乐制作得越精致,过度商业化不是坏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