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让他重新站起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石塘镇苏村有位残疾人创业者,名叫陈庆纲,他将立体农业搞得有声有色。
在一阵阵微风的吹拂下,田垌中成片的莲藕、水稻长势喜人,一条条一米多宽的水渠将稻田分隔开来,有个年轻人正弯着腰在水渠里摸索着什么。不一会,只见他竟从水渠中摸出了一条鳙鱼(胖头鱼)。我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帅小伙就是我们要找的陈庆纲,他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开创了一片自主创业的新天地。
1999年,陈庆纲初中毕业后,在镇上的菜市场开了间鱼档卖鱼,生活简单平静。但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6月的一天,陈庆纲突然发现自己走不动了,经检查为双腿股骨头坏死,他不得不选择在医院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看着拄着拐杖哪里也去不了的自己,他感到很茫然,不知今后的路该怎么走。陈庆纲生病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妻子身上。看到妻子身躯越来越瘦弱,父亲和母亲的白头发也一天比一天多。在内心煎熬了一年多后,他终于想通了,决定为了父母和妻子鼓起继续奋斗的勇气。他开始琢磨今后的发展之路,但腿脚不便,肯定干不了农家重活。如何致富呢?2011年,灵山的养蛇业飞速发展,养蛇利润高、人工少、回本快。顿时,他豁然开朗,于是,从养蛇开始,他搞起了创业,让他因股骨头坏死而脱离轨道的生活,又开始恢复了正常。
目前,陈庆纲拥有300平方米的养蛇场,养蛇场主要以商品蛇为主,共养有1500条水律蛇和眼镜蛇。自从搞起了养蛇业后,陈庆纲的脑子也活络了。2013年,他发现蛇吃剩下的“下脚料”(海鱼等)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每天都要倒掉很多,觉得非常浪费。于是,他便上网查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从网上获悉:泥鳅吃这些东西。那段时间,他又刚好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水稻+泥鳅、莲藕+泥鳅”的生态立体种养介绍。陈庆纲最后决定种植水稻、莲藕套养泥鳅、草鱼、鲤鱼等。
接着他承包了0.5公顷农田,投资了7万元给农田做了硬底化,打上了水泥地板,并在上面放上淤泥,种植水稻、莲藕套养泥鳅、草鱼、鲤鱼等。泥鳅在藕塘养殖,可以吞食许多对莲藕有害的生物,并对莲藕起到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为莲藕施肥而投放的有机肥料,能够产生大量适合泥鳅食用的微生物,为泥鳅生长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且夏季莲叶的遮阴可以避免泥鳅因水温过高而停止进食,延长泥鳅的生长期。陈庆纲还说,这种“水稻+泥鳅、莲藕+泥鳅”共生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有投资少、节水节肥、互生共利、高产高效、美化环境等诸多优点。2015年5月,他刚投放了10000条泥鳅苗,这种台湾泥鳅,平均三条就重达0.5千克,最大的一条可以长到0.35千克,从养殖到收成只需3~4个月。当问起他的销路时,他自豪地说:“这两年我的泥鳅都是浦北和广东省湛江市的老板上门来收购的,去年最高卖到60元/千克。整个立体农业,一年纯收入可达8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陈庆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庆纲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光明。谈起今后的打算时,陈庆纲信心十足地说:“明年我将扩大规模,把附近的1公顷农田都承包了,再签订十年的合同,把立体农业做大、做强。” (苏治)
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种植效益。近几年,在国家和中央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鼓励下,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土地托管、公司参与的播种、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等新型的服务组织和形式不断创新。无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还是经营服务形式的创新都在推动土地流转或者土地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经营者在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随之而来的农机具不配套、生产管理不到位、晒粮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最终导致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无法得以体现,部分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出现“退地潮”。因此,适应玉米规模化生产,亟须品种和农艺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及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沙继红 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