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张海景
【摘要】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辽宁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等4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总结出当前沈阳市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呈现出的积极表现与消极方面。。
【关键词】沈阳市 大学生 就业价值观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53-03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辽宁推动新一轮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影响就业取向、择业评价原则、择业评价标准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沈阳市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和了解,引导其树立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就业价值观,对于人才兴省战略和东北振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选取辽宁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所选取高校中既有综合类大学,也有行业类大学,既有一批本科,也有二批本科和专科,既有省属高校,也有市属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填写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8份,回收率96.3%,有效问卷578份,回收有效率100%。
调查抽样的样本情况为,性别比例为男生48.6%,女生51.4%;生源比例为辽宁省内生源57.7%,外省生源42.3%;专业比例为文科类专业29.4%,理工科专业32.7%,医药类26.4%,文艺体育类专业7.02%,其它专业4.4%;地区分布比例为城市学生46.8%,县镇学生20.1%,农村学生33.1%;年级比例为大一20.2%,大二34.6%,大三18.3%,大四27.0%。
2.调查内容
本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共5个题目,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专业、地区等信息;第二部分是就业价值观调查,这部分是本问卷的主体。主要包括择业认知、择业价值取向、择业态度动机、择业理想目标、择业实现途径5个维度,共20个题目,由单选题、多选题和填选题构成。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就业价值观基本要素,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可操作性,可以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倾向和存在的问题。
二、数据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频次分析的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根据不同选项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来判定大学生的趋势和特点。
1.就业认知
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上,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清晰规划”的只占7.72%,“比较清楚、有一定设想”的占53.31%,“不太清楚、处于迷惘期、想法多变”的占37.32%,而有1.65%的学生则“完全不清楚、从未做过相关考虑”。由此可见,沈阳市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大部分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所考虑。从年级分部情况来看,由图1可以看出,从大一到大四,职业规划意识和行为呈逐渐上升趋势。这说明年级越高,则职业规划意识越明确,对自己职业规划越清晰。
对就业前景的认知上,有26.87%的学生持”乐观”态度,60.69%的学生认为前景“一般”,而认为悲观、比较焦虑和不知道的学生分别占4.75%、6.4%和1.28%。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好的学生只是一少部分。在这一点上,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回答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对就业环境的认知上,有64.85%的学生对国家和辽宁省的就业创业相关政策 “不是很了解”,而回答“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3.46%和15.85%,选择“不了解”的比例是15.85%。结果表明,沈阳市高校大学生缺乏了解就业创业政策的有效渠道,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环节中,就业创业政策教育有待强化。
2.就业价值取向
关于就业去向的选择,调查样本中选择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就业去向分别是“升学”39.16%、“到企业就业”34.97%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12.75%,占全部调查样本总数的87%;其余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4.55%、“村官或大西北计划等”1.28%、“自主创业”2.91%、“当兵”0.36%、“其他”4.01%。升学意向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以升学作为缓兵之计,通过提升学历层次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和资本,同时缓解眼前的就业压力。选择“村官、大西北计划”等基层就业的比例仅为1.28%,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过于物质利益化,奉獻牺牲精神较弱。
在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资企业(37.7%)、事业单位(28.6%)、国有企业(20.95%)、自主创业(6.92%)和民营企业(5.83%)。由此看出,大学生希望进入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有所升高,虽然外企竞争激烈,但因为优厚的薪资而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而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因其工作的稳定性也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选择方向。
对于择业因素和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大学生们对最看重的三项择业因素依次是薪酬福利(75.4%)、个人发展(56.8%)和兴趣志向(44.56%),选择社会贡献的仅有4.1%;而认为对职业发展最重要的三项因素依次是交际能力(77.9%)、知识技能(71.48%)和勤奋努力(44.21%)。分析可见,当前大学生对选择职业的价值衡量标准越来越趋向个人利益和现实,而对待职业发展的态度相对积极,大部分都相信职业发展要依靠自身努力来实现。
3.择业态度动机
在看待择业成功因素方面,综合能力(83.24%)、专业技能(50.62%)和实践经验(47.59%)成为选择比例最高的三项因素,对发展潜力(41.53%)和道德素质(23.35%)的选择也相对较高。在这一点上,不同年级学生的选择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态度端正,动机明确,普遍认为就业成功的因素还是归结为个人努力。
在对“就业难”问题的认识上,有61.63%的学生认为是因为“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其次依次是“大学生数量庞大”(47.25%)、“理想与现实不符”(44.4%)、“专业人才供大于求”(39.79%)和“缺乏职业经验”(38.9%);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缺少有效的信息来源”(28.95%)或“政策导向问题”(11.9%)。此项数据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从自我调整的角度看待就业难问题,考虑方式相对客观和理性,但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面对就业准备,如图3所示,四个年级的学生所准备的内容各有侧重。“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主要集中于大一至大三,大二时比例最高;而“详细的职业规划”在大一至大三中比例相对较低,大四较高;“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年级中都是选择比例最高的,但大四尤为明显。“参加职业实践”成为各个年级普遍进行的准备,说明低年级学生开始意识到职业实践在择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进行有所行动。
4.择业理想目标
通过调查数据得知,沈阳市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较高,以在辽宁就业为例,有0.35%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下,有15.49%的学生选择2000~4000元,有49.3%的学生选择4000~6000元,有34.86的学生选择6000元以上。此项调查数据与迈可思研究2016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3988元)相差悬殊。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对薪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如图4所示,年级越高,期望职与现实越接近,低年级存在期望值偏高的现象。以薪酬期望6000元为例,大一有48.31%的学生选择,大二有39.59%,大三为28.57%,大四则为22.52%。而薪酬期望2000~4000元的比例则从大一到大四呈升高的趋势。这表明,随着年级和实践经验的增长,对于薪水的期望越来越趋近于现实。
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调查样本群体对不同地域的选择比例如图4所示。选择到“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0.09%,排在第二位的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21.06%),排在第三位的是“家乡中小城市”(9.38%);选择“基层城镇或农村”的比例最低,只有1.24%。这一结果与前面对就业去向调查结果相吻合,再次说明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物质化、利益化倾向。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在辽宁就业”时,如图5所示,有35.58%的学生选择“愿意”,有32.74%的学生选擇“不愿意”,有25.84%的学生选择“都可以”,有5.84%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可见,只要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有67.26%的学生可以留在辽宁省就业。
进一步分析得知,省内生源中,有过半数的学生愿意毕业后留在省内就业或升学(52.29%);非省内生源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愿意毕业后留在省内就业或升学(12.61%)。在省内生源学生愿意留在省内就业的理由中,“本来就是辽宁人”、“习惯呆在这里”和“家庭原因”是主要原因;非省内生源学生不愿意留在省内就业的理由中,“有更喜欢的地方”、“不是辽宁人,想回家乡就业”、“就业机会少”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生活习惯和生源所在地是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
5.择业实现途径
关于创业,在参与调查样本中,有34.33%的学生“完全没有创业想法”,有59.51%的学生“有创业想法,但未进行偿试”,有6.16%的学生表示“正在进行创业偿试”。可以看出,创业想法在学生中已经普遍存在,但能够付诸实际行动的还是少数,说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9.75%的学生认为是“缺少有效的内容和途径”,有48.24%的学生认为是“学生不愿意参加”,有37.85%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有3.35%的学生认为有“其他原因”。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认可的,但因为缺少有效的内容和途径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此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问题上,“丰富自身实践经历” (52.46%)、“提高技能”( 48.94%)和“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48.77%)分列前三位,其次为“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38.56%)、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到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就业”( 31.16%)。说明了学生对于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主动性较高,意识比较明确,而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和培训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调查结论
在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背景下,沈阳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既有积极的表现,也存在着消极的方面。
1.积极的表现
(1)就业主观能动性日益增强
首先,在意识层面,很多学生从上大一开始便有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定的设想,虽然职业规划不是很清晰,定位也比较模糊,但已经意识到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在归因上,认为自已才是就业过程影响最大的因素,就业成功应归结为个人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主观因素,而不是依赖于社会关系、机运等客观因素。再次,在行为实践上,具有竞争意识,能够主动通过参加职业实践、考取各类证书、制定职业规划等方式做好就业竞争的准备。
(2)就业态度趋于理性、客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能够客观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理性看待就业问题,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对就业前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有能力的学生意向于留在大城市寻找发展的机会,自我感觉能力欠佳的学生则回到家乡或者二三线城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面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热,一部分同学选择到企业就业,理性避开竞争激烈的就业方式;面对就业难的局面,一部分同学选择先升学再就业,以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他们能够正确判断自身短板,努力弥补不足,把内因看作是就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3)就业价值标准趋于务实
调查表明,沈阳市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与个体现实紧密结合,意识到个体要受到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追求职业带来的直接利益,看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兴趣志向成为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就业理念,较早的对自己和周边的资源有清楚的认识,并与自我的求职目标相结合,充分的整合已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目标服务。他们更加清楚物质的重要性,物价上涨、楼价攀升等现实使他们的就业目标更加务实,就业心态更加从容、坚定。
(4)传统就业观念受到冲击,新的就业形式得到更多认可
在新的思维和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大学生职业思维开放,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增强,职业兴趣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他们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就业目标行业打破了传统观念的约束,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也逐渐认可了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而不是一味地扎堆选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互联网营销等自由职业的方式就业,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这种职业兴趣的多元化以及求职方式的多元化体现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进步。
(5)省内就业形势良好,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辽宁就业
近年来,辽宁省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推出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2017年6月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出台《辽宁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全面落各项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预计到202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将达200万人”。大学生作为就业政策的真正受益者,在省内就业对于他们而言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调查表明,有77.37%的辽宁省生源大学生和39.5%的省外生源大学生愿意留在省内工作。
2.消极的方面
(1)择业标准物质化、利益化,缺乏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意识的飞跃,伴随而来的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时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现实需要和个人利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因素,以及与自己的安全健康、发展空间、兴趣志向等因素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不畏艱苦、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等传统美德难于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择业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2)择业期望值偏高,定位不切实际
伴随人才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充满压力与挑战,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正确自我认知和对形势准确的分析判断,造成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摆正自己位置,对职业要求期望过高。在就业地域、薪酬等方面的期待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造成大学生毕业后短时间内认为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而频频跳槽,导致用人单位对一些条件优秀而期望值不切实际的学生望而却步。
(3)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期望度高、满意度低
近年来高校普遍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仍处于摸索期,不能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时代需要以及大学生的需求很好契合,缺少有效的内容和途径,导致大学生对参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差,政策了解不够及时,错误地认为“学校不够重视”, 就业创业指导和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辽政发〔2017〕29号)[Z].
[2]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王晓洁.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11).
[4]王海霞.辽宁省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5(04).
作者简介:赵薇(1983.1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历:本科。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