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忠平
近日,画家陈国興兄来电说个人画册即将付印,我听后一乐:梦想终成真。我不由得想起大约五六年前,一次小聚时,他谈到了欲出画册的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期待。但说完后,他把这事似乎忘了不再提起,而是时常约上三五好友去看他的新作,他则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地倾听着大家的议论。如此再三,几年间积累了不少画作,从中再择优选精出版,可见他对此事是多么的慎重。
国兴兄钟情于山水,缘于他当年的一段特殊经历。1969年他响应国家号召,背着行囊离开上海到贵州铜仁山区插队落户,那年他刚好17岁。因为从小有写写画画的天赋,读书时,又在少年官学过,有一定的基础,到山区后每天辛苦劳作之余,画上几笔成了他惟一的休闲。当年农村生活贫困落后,村里时常有人因亲人去逝而无钱到城里照相馆把小相片放大,于是找国兴帮忙,画一张素描相片。国兴自然是当仁不让,有求必应,一来二去,他成了四岭八乡小有名气的画家。后来,他被推荐到地区文化馆接受专业培训,绘画作品还被当地推荐参加省美术展览。之后,又作为专业人才与几位青年画家一起,被选送参加省大学美术专业招生考试,虽然各方面成绩都不错,因为没有家庭背景的支撑,从而错失深造的机会。但生性开朗的国兴并没有气馁,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山区自然景色。国兴兄曾告诉我,当年的家就在半山坡上,躺在床上就能看见窗外群山,云来雾去,幻化无穷。后来调至县城工作,因时常要下基层检查,跑遍了当地各个山寨,那山川丘壑,自然风貌,了然于心,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979年国兴兄上调回沪,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但十年的艰辛岁月,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在他心头萦绕,挥之不去。时值“文革”结束不久,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禁锢多年的传统艺术逐步复苏,各地纷纷办起了各类艺校,昔日被打倒的老艺术家们又站上了讲台。1983年的一天,国兴看到一则招生广告,欣喜万分,终于他幸运地成了山水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王克文老师的弟子,我们也由此相识,一转眼已有三十余载。因为学过西画,造型能力强,记得每次上课时,国兴的画作总会得到老师的赞许,他的进步总要比其他同学领先一拍。在王老师的细心指点下,几年间,他先后系统地临习了董源、巨然、范宽、黄公望、王蒙、沈周、王原祁、石涛等名家之作,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也从中了解了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为如今的创作铺设了一条顺畅的道路。
国兴兄为人低调勤奋,做事认真踏实。他深知,作为一个成熟的画家,其作品必须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从传统中得到的只是一种基本笔墨语言,自己虽有山林生活阅历,但如何把人们的感受真切而自然地反映在作品中,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于是,他常利用假期,背着画夹,或随老师、或与同道结伴外出写生,感受云雾的飘逸、霞光的变幻、山石的雄伟、飞泉的奔腾……在如醉如痴中,验证所学经典,触摸大自然跃动的脉搏,获得创作灵感,寻觅审美的真谛。
在数十载的艺术实践中,国兴兄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坚持传统,勤于写生,走着一条师古人、师造化的创作之路。正是这种体验和感应的积累,将传统笔墨和时代气息巧妙地融合,在着力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朴茂苍郁、清新隽永的画风。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国兴兄在创作之余勤于书法学习,并把书法的笔致融入绘画之中,其刚柔相济的线条,在运行提按与皴擦中,演化出干湿浓淡、粗细长短等不同效果,使画面更富有节奏和韵律。同时,他还注重墨与色之间的调控和把握,根据表现物象的需要,以灵活多变的手段,烘托出线条的质感和墨韵的神采,形成一种特有的气势与氛围。
品读国兴兄的画作,无论是大幅巨制,还是盈尺小品,既有水墨淋漓、轻烟淡树的江南小景,亦有雄伟挺拔、气势恢宏的崇山峻岭,更有梦回萦绕昔日山乡的景致,这些作品构图灵活,布局妥帖,开合呼应,虚实相生,层次丰富,自然生动。其画面生活气息浓郁,感染力强,画家的激情和心绪,提升了作品的内蕴和意境。我想,这也是人们喜欢和收藏他作品的理由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