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间文明交往对策研究

2017-09-27 09:07潘玉华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潘玉华

【摘要】农村寄宿制小学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小学生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要花在校园里。学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知识文化的地方,同时也是学习人际交往的地方。可目前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教与学关系,致使学生文明交往不能均衡、协调发展。学校德育应该关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交往的培养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文明交往对策;农村社会环境

一、引言

小学生作为社会人,他们的文明交往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气、道德风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会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文明交往。社会经济文化繁榮,人民生活富足,社会风气好,文明交往就密切;反之,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稳,道德沦丧,则文明交往恶化。除此之外,飞速发展的光怪陆离的网络虚拟世界,使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陷于自我封闭,不与人直接接触,脱离了实际生活,削弱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生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孩子的人际交往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应该全方位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能学生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全部包揽,扼杀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健全。在家长的呵护、溺爱下的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善与人合作和沟通,阻碍了文明交往的建立。

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有着不同的经历,这些不同进而产生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价值观等。这些个体客观存在的差异,自然会导致在文明交往方面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比如,开朗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人际交往上积极些,顺利些,也有可能发生冲突并且快速消除冲突。开朗的人与不够开朗的人交往时,就或多或少困难一点。总之,客观存在的人的心理的多样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好的教育方案的影响,使得小学生文明交往倾向和行为的培养出现反复性。

目前,农村小学生课程中涉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内容很少,只在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出现一些,而且都不成体系。诸如一些交往的礼仪、技能需要从低年级开始进行养成教育,但目前没有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更高一级教育部门在规划课程内容的时候予以重视,并加以补充。研究中发现,小部分特殊个体因为本身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无法与其他正常个体进行正常交往,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因而他们成为班级的异类、弱势群体,容易受到冷落、歧视,甚至被捉弄。这样的结果对个体本身和学校的教育管理都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特殊个体需要全社会的细心呵护,需要政府方面的关注,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中平等的个体,拥有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

二、农村社会环境应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文明交往

农村社会大环境应有利于包括小学生在内的人形成积极的文明交往。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经济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加强政治民主,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只有社会发展了,环境改善了,人们素质才能提高,文明交往才会更和谐。当前,媒体中高频出现的某些社会文明交往的讨论,是到了应澄清的时候了。这些讨论小学生也能通过媒体和家长之口接触到,对其今后的人际交往心理肯定会产生影响。

全面的教育评价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控制、调节和决策的作用,对学生文明交往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仍偏重于学业成绩方面的考核,学生优秀与否取决于考试成绩的高低;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标准十分单一,导致学生只关注课业知识的获取,忽略了同学之间的精神情感交流和互相合作,也导致教师只关注知识内容的灌输,忽略了师生情感的沟通。因此,必须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评价,都需要从单一评价机制转为多样的评价机制,全面地、综合地评价学生和教师。

首先,社会要为教师创造宽松适宜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心理负荷,给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教师体验教育的成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的潜力,充分施展教师的个性和才能。如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解除教师后顾之忧,使其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其次,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平台、机会,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促进文明交往的形成。

三、教师与学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是教和学两个过程的结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互促发展,互相补充,彼此分享,实现教学相长。这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精神、情感传授的过程。教学不是简单把教师教和学生学加起来,而是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师生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有效教学新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首先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彼此在互为平等的基础上,以尊重为前提,以真实、真诚和正确的方式进行沟通,以充分地交流为手段,以情感交流为主线,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文明交往的发展。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学习。首先,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善意、文雅、谦虚、亲切的语言能使人心情愉快,轻易接纳意见,促进人际和谐交往;反之,使人心情压抑,拒绝接纳,导致人际交往紧张。其次,还要遵循互益、诚信、尊重、宽容、适度的原则,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策略,提高交往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交往效果。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要求从仪表、谈吐、个性、修养、学识、内涵等多方面提升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人际交往的初期,个体的仪表、谈吐等外在形象让对方印象深刻,而随着交往的深入,个体的个性、修养、学识、内涵更占主导地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更持久、稳定、深刻。所以,个体良好形象的塑造要由内至外,全方位地增强个人魅力。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文明和谐社会,现代社会中的人需要用文明、开放、和谐的态度与人交往。文明交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人品性格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学阶段是文明交往的最初形成阶段,也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对于处在身体发育个性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文明交往正是其生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改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更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就像是沙漠中缺水的植物,无法健康成长。endprint

四、学校应成为小学生形成文明交往的主阵地

学校领导对和谐校园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学校领导必须提高领导学校的能力,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和领导作风等方面都要有前瞻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观念。只有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不断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前进方向。此外,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营造和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工作学习环境、心理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科研、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及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其次,建设心理辅导室,开设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如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网页等,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援助和支持,对学生进行文明交往指导、社交技能指导、自信心训练等。加强人际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开设人际交往教育方面的课程,向学生渗透人际交往的技能,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人际交流方法,开阔心胸,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提高学生交往质量。如开展以“小学生人际交往怎么办”为主题的系列校园广播节目,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小学生校园人际交往的学生读本,指导学生自我认识、学习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学校应多开展丰富多彩、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共同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了解,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互助互让、乐于分享的良好品德。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民主,鼓励学生个体的力量积极参与,让学生学会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懂得行使自己的权利,使同伴关系可以得到稳定发展。

五、农村家庭应成为小学生践行良好人际关系的乐园

农村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对个体的個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的个性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些语言、行为、态度、习惯等方面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父母在待人处事的时,要宽以待人,以诚待人,关心他人,这些良好的交往品质能给孩子树立起鲜明的榜样形象,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学荣.农村寄宿制小学内部管理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