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2017-09-27 04:20马丽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文语言语文

马丽霞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课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读课文是基本的语言实践,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自然涌上笔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堂教学更要以朗读为主,学生朗读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

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训练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量少、面窄、质劣”的问题: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课堂上问得多、分析多、议得多,这“三多”排挤了读的时间。学生没有明确的读书要求和方法,机械重复地读,也不知道自己读得好还是差,读书质量差,读书的面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初读,就是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文字表达,来解题,审题,学习字词和粗知大意,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它是课文局部性学习的基础。初读课文,一方要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初读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中自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所以在学文前,我们要扎扎实实的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为此,可以不惜时间一段一段的“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于永正老师的“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读通、读准、读顺”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一般来说,短课文读4-6遍,长课文读3-4遍。当然,读的形式要有选择,要多种多样,但在试读中教师要主要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动笔,画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通过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

二、精读,欣赏品味课文

精读,又叫细读,就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择其精要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进行圈点批划地读,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咬文嚼字地读出感情来,培养学生抠词抠句,精读深思,悉心揣摩的良好习惯,训练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自学基本功。被选进教材的大部分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教师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好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中,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到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教学时教师抓住“责怪”一词引导学生细品揣摩。先让学生了解其大概意思,再问学生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责怪”一词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最后,教师发动学生把“责怪”意思准确地读出来。

再如我在教《麻雀》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细读比较一组语句。

(1)老麻雀在树上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

(2)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叫着。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不動,准备着一场搏斗。

通过朗读比较,第(1)句与第(2)句有什么区别,第(2)句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评点,使其领悟老麻雀爱子心切,奋不顾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精读,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评,凭借课文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从而领悟文章的内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的确,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一些词句的品读,就能为朗读指导打开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三、诵读,共鸣融入课文

果戈里曾经说:“像样朗读一篇作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满心灵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只有声情并茂的“读”,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引起情感的共鸣,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心灵,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读起来荡气回肠,进入“角色”,使自己活跃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学中,教者要准确掌握朗读技巧,在重音、语气、声调、停顿、速度等方面相机指导,以增强朗读效果。教者还要适时地通过范读,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给学生一个静听欣赏的机会,得到美的熏陶。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说文中“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时,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四、评读与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学生看问题能从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就个别特色的朗读谈谈个人的解。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还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注重指导方法。

朗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俯瞰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学会做人的道理,正所谓读书可以明智。曾经有人这样问:语文教学真正的亮点在哪里?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这样作答:语文教学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是呀,我们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地摆正朗读的地位,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我们的朗读必将会真正地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这喧嚣的世界,独自绽放其本色美,犹如“灵秀之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个学生纯净的心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语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