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奇
【摘要】文章概述了“语文课堂现状”、“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得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 生动活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33-01
一、语文课堂现状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可是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教师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个课堂没有感情交流,没有合作探究,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一片死寂;“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误导了学生的行为,许多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枯燥乏味之感,认为学习语文不是读就是写,不是写就是背,课文内容陈旧,没有时代气息,课堂教学死板,单一, 围绕“品质”“精神”转,使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好奇心,提不起兴趣。总之,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現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课堂死气沉沉。
二、原因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仅重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作用。语文课堂仍然重考试轻素养,重练习轻感悟,教师更多地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考试的知识点的讲解上,考试不考的内容不讲,也不要求学生积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仍然有误,面对考试的竞争,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无法与可以短期突击提高分数的数理化相比,也不能和社会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人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此外,教材模式的单一,选择性差;教学内容脱离生活;考试改革难以突破,背景环境不佳也是客观原因。语文课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三、措施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在实施中学新课标的背景下,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彻底改革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让教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便成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所必须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 “活”起来呢?
(一)妙用导语激发兴趣
有人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几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 ,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这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可以讲述一个故事,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
(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也有学者说:“最宽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因此,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学习活动,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很难相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更何况是这些好动的学生。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
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筛选正确的信息,理出课文思路,掌握文章结构,领悟作者意图,最终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可使用多媒体等手段教学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变单纯的读读答答为生动活泼的课内活动,寓教于乐、事半功倍。有位教师在教《恐龙无处不在》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学生们在看投影、互相讨论等课内活动中了解了“泛大陆”的演变历史,分裂过程,知道了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原本枯燥无味的说明文,由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了。
(五)让学生“动”起来
老师已经把大环境创造好了,把“火” 点起来了,这时的学生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去干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的“事”。
1.让学生去说一说
说话是语言训练,教学中有机地进行说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要调动学生说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说多讲。教师要创设好说话的情景和题目。说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2.让学生去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或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又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语文月刊》 (华南师范大学)
[2]《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