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兰
【分类号】G613.5
正确把握音准是歌唱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园孩子跑调的歌声,对此,老师们会说,幼儿期的孩子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唱歌跑调属正常现象。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不断的寻求答案,在寻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歌曲的选择,学习时倾听的习惯、歌唱的习惯及教学方法等都是造成幼儿唱歌跑调的直接或间接原因。那么老师在歌唱教学时该怎样帮助幼儿把握好音准,克服跑调现象呢?我认为,首先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歌曲;其次,要逐步培养幼儿倾听、歌唱的习惯;第三,要改变不恰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选择适合的歌曲。
在选择教学歌曲时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唱的歌曲节拍、音域、调式、歌词难度等都要有所不同。小班年龄段幼儿所唱的歌曲多是四二拍,C调,中音区哆到高音哆,歌词多是简单重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选歌曲音域适当增宽,D调、E调、甚至会出现F调歌曲,旋律也有跌宕起伏,更加优美,歌词适当增长,难度有所增加。总之,要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歌曲,适合的便是最好的。
其次、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歌唱习惯。
1、变换花样,不漏痕迹的范唱。在反复清唱示范的过程中,老师要学会找合理的借口,变着花样,不露痕迹的呈现给幼儿完整的歌曲范唱,这样可以激发幼儿耐心倾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猪八戒吃西瓜》这首歌时,我首先用故事導入,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把他们引入到学习情境中。你们都听了猪八戒的故事后,都知道它是一只馋嘴的猪,那么,今天猪八戒又吃什么了?请仔细听—— 此时,老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清唱示范:“猪八戒呀大嘴巴,手里捧个大西瓜,……笑呀笑哈哈;猪八戒呀大嘴巴,啊呜啊呜吃西瓜……瓜皮丢地下……我们帮助他。”待老师唱完这首歌,小朋友一下就知道了猪八戒吃了西瓜。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 “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等下你们要用歌词来回答我的问题哦!”老师其实是在为第二次清唱示范找借口,借口找到后,老师便很自然地第二次完整范唱了歌曲。
2、老师要懂得适时退后。因为这两遍的清唱示范,孩子是无意被动听的,所以孩子的回答会出现分岐。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老师要学会退后,把难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潜力是无限的,他们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其中一个孩子想出了办法:“老师再唱一遍,验证一下呗!”于是,老师很乖的听从他的建议,第三次完整清唱歌曲,这次孩子们听得可仔细了,他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达成了共识。我抓住机会,再一次提出了一个孩子们很难达成共识的问题,这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再唱一遍,验证一下呗”!我又很乐意的完整清唱了一次。孩子们很开心,不但解决了他们的疑问,而且体验到老师顺从他们指令的快乐,教学难点此时也迎刃而解了。老师的适时退后,使孩子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自然而然的歌唱。在幼儿没有熟悉歌曲旋律时,不要急于让幼儿开口唱歌。多次完整地清唱示范,我从没有一句提示他们开口唱歌的语言。但是,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倾听多次,歌曲旋律表象在孩子脑海已初步形成,歌词也已记住,他们张嘴唱的时机基本成熟。虽然如此,我依然只字未提,让他们唱歌的想法,我只是设计了一个传西瓜皮的游戏,谁知在游戏中孩子们不由自主的跟着我一起边唱边玩耍,一遍,两遍……孩子们从小声附和唱到大声歌唱再到动听的歌唱,孩子们的歌声由小到大,变得越来越动听。自始自终,我没有教唱一句,没有提醒他们跟唱一次,孩子们不知从何时开口唱的,也不知何时学会唱的,而且没有五音不全跑调现象,孩子们音准把握非常好,歌声优美动听。整节课,没有一句教唱,就是老师不断变换花样的,一遍一遍不露痕迹的范唱,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这首歌,歌唱习惯就是这样在熟悉旋律时自发产生歌唱意愿养成的。
第三,要改变不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歌唱教学中,首先要摈弃传统的分句教唱方法。分句教唱方法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幼儿还没熟悉旋律就生硬的教唱等都是造成唱歌跑调的最大诱因。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逐句教唱的教学方法,把乐句一句句分割开来进行教唱。殊不知,这样的教唱方法,破坏了音乐的连贯性,孤立开来的乐句片段,音准很难把握,以至于唱歌易跑调。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老师刚清唱示范一遍,就急于教幼儿开口唱歌,试想一下,歌曲旋律还没有在孩子脑海中成像,孩子怎么能唱得准。尽管老师一遍遍的很卖力的教,却不讨好。因为孩子一遍遍吃力的学,索然无味,这样的学唱是老师强加给他的,不是发自他们内心自己想学的。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了孩子唱歌跑调,因此,改变教学方法的不恰当,也是克服唱歌跑调的一种方法。
在歌唱教学中,采用无痕教学方法,以故事贯穿,游戏化教学,多次反复不断的音乐刺激等手段,让孩子们一直沉浸在游戏情节中,发自孩子内心的想唱,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要推崇的,是克服唱歌跑调的好方法。变着花样一遍遍呈现给孩子完整的音乐旋律,歌曲旋律在老师多遍清唱中很自然的被孩子记忆,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孩子对歌词的记忆、理解更在提问与验证中很好掌握,再加上律动辅助等手段,这些都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孩子不知不觉学会歌唱,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无痕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