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波
摘要: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应意识到言语的重要性、规范性,学习并掌握沟通的技巧。交流中我们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理解和把握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才能减少摩擦,融洽关系。文章从语言语气、交流时机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沟通 语气 语言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1
当前,上中职的学生,多半是农村孩子,大部分家长在外务工,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学习习惯较差,严重违纪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得班主任不得不经常与家长要联系,或家长来校,或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络。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老师与家长沟通往往有不同的效果,与家长的沟通是艺术,至少有技巧。
一、语气友善近距离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语气友善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社会学家研究成果显示,交往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只占7%,这充分说明人们在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因此,老师有必要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微笑是接纳的信号,是沟通的桥梁,自然的微笑可以打破沟通的僵局,坦然的微笑可以消除沟通的误解。优秀学生的家长到校,大家双方都高兴;关键是与后进学生的家长沟通时,老师一定要保持应有的风范,切忌将怨恨挂在脸上。学生出现什么问题,老师和家长只能是心平气静地一起面对,共同研究,想方设法去帮助孩子。二是声调适度,语速适中。特别注意与问题学生的家长交流时,不可以盛气凌人地高声调快语速责斥某个学生或某种行为,一定要压制住内心的愤懑,把需要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一条一款地理顺,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去想事和说话,友善就可以显露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陈述学生问题千万不能高声大气、语速过快,激动不已。三是平视对方,适当记录。为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此交谈的重视,老师应该注意力高度集中,谈话时不做其他事情,而且与家长都坐下来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用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或“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家长反馈的信息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对教育有帮助的信息要尽可能记录下来。
二、肯定优点快报喜
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的词语也是人所最易入耳的话语。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把握家长的心理特点,因为只有当家长喜欢听你讲话以后,你才能把你需要传达给他的所有信息传达给他。一是充分挖掘优点。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人们都很熟悉,陶行之是充分挖掘并放大了这个违纪男生的优点,一改以往批评、说教的方式,而多一点赞扬,多一点肯定,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健康成长。赞美别人通常不是太难的事,因为每个人多少总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近日,2014级一名汪同学与班主任闹翻了,之前他曾有多次吸烟、打架等恶习,先后几次受过纪律处分。父母亲第一次进我们学生科的办公室便是大吵大骂,指责班主任不对。我先要家长坐下来,就讲了几句好话,表扬他的孩子仪表很规范、讲究卫生等,家长立即态度好转,我再切入要处理的问题。家长一边听一边还发表感慨“这个老师讲话我听起来就舒服……”。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不好听的话放在后面说。二是报喜应当及时。既然好话人人爱听,若把好消息更及时传递,家长听了岂不是更高兴?中职学生里,有很多是初中时期从来不被老师重视和关注的,有很多甚至倍受歧视,或许有的学生家长在孩子上初中的三年里从未接到过老师一次好消息。这种状况下,家长太期待老师的正面消息了。尹同学是一位极其叛逆的女生,三月份的一天,尹同学与本班另一名同学突然兴高采烈地出现在学生科办公室,我很惊讶。“朱老师,我们刚才在食堂门口捡到200多元钱,我把它交给您。”天啦!我太意外了!我当场对她拾金不昧的行为大加赞赏,随后,我立即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她远在广东打工的母亲,说她孩子最近表现很好,特别是今天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她原本就很高贵的品质,她母亲当时高兴得哭了起来。三是报喜放在首次。简言之,不管学生表现好与坏,先要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准确掌握其优缺点,尽可能第一次与家长沟通时传递学生正面的消息,让家长心理有满足感,很乐意与老师交流。打开局面后,学生有不足之处尽管细细道来,家长也能接受。
三、不落缺点巧报忧
心理学家汉斯·希尔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戴尔·卡耐基告诉我们,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有严重问题,班主任能不能不告诉家长呢?显然是不行的。如何告知呢?也是有讲究的。一是报忧的时机有讲究。紧急事情当然得及时沟通,一般事情我们通常可以选个该学生近几天有一点亮點后,或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后再与家长联系。与家长沟通时也是先讲优点,再讲问题。时间可以选择中午或晚上家长没上班工作的时间段里。二是报忧的语气有讲究。学生有问题是可以陈述的,老师只是不需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不能让家长觉得我们在推卸责任,在全盘否定他的孩子,说孩子一无是处。因此,语气也是大学问,话不可以讲得太满,我们自己得留有余地,确保事情准确告知,同时保证家长不太反感。用语气告诉家长,我们关心他的孩子,我们都在想办法在帮助他。
四、语言精确多推敲
言为心声,语言是内在文明的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标志。说话要让人爱听,还是那句老话:文明人说文明话。一要赞美具体。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学生的支持、鼓励和赞赏,不仅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而且要对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进步表示赞赏,后者对职校生而言往往更为重要。一旦孩子有不错的表现,老师应该打电话给家长一个惊喜,并且明确讲是什么时候一件什么事情他的孩子确实表现出色。二要批评中肯。要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定得让学生明白,指出错误是在帮助他。问题的指出要不偏不倚,轻重适度,建议的给予要合情合理。三要句式恰当。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 ? ”“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尽量少用否定,教师可以用“我再问一下他,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只能……”“别着急,我再仔细调查一下。”“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参考文献:
1.《每天学点肯定心理学》 崔熙哲 新世界出版社 2010.8
2.《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1
3.《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