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砺儒
中国职业教育被提出是在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各国正在埋头作战,无力顾及远东,因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了些机会抬一抬头,扬子江下游及沿海各都市陆续开办了一些工厂。工商业既呈现几分活气,人们便觉得普通中学生不合用,从而职业教育思潮便容易得教育界人士接受。
1916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嫌中学课程过于划一,建议于北洋政府旧教育部,分中学后两年为第一部及第二部。1917年6月,北洋政府旧教育部规定办法如下:中学二年级学生志愿将来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者得入第二部;第二部自第三学年起,减少普通学科的授课时间,加习农业或工商业,办法及科目由各校订定,呈主管官厅核准备案。这一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式成立于上海,自此以后职业教育思潮在中国教育界渐渐得势。1919年欧战结束后,和平恢复,中国文化教育界受世界潮流所激荡,曾发生五四运动那一场空前的文化革命运动。又适值当时世界各国都纷纷参考大战的经验,以检讨自己的教育,于是中国改革学制之议也一天比一天有力起来。这时期美国的教育思潮输入中国特别占优势,便造成一种竭力摹仿美国教育的流行倾向。这种结果表现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这次改革在中等教育有一段是硬把美国自1905年以来所计划试行的“六三三制”完全抄袭过来。当年北洋政府公布学制系统改革方案,关于中等教育有一段这样的說明:(八)中学修业年限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九)初级中学得单独设立。(十)高级中学应与初级中学并设,但有特殊情形时,得单设之。(十一)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十二)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之农、工、商等科。
我们看这几项说明,初中得兼设各种职业科,高中的职业科占了高中六科中之五科,与普通科成为6:1,此外各种职业学校可以单独设立,而且修业年限和程度都给各地方以伸缩自由,这都是给职业教育的推广大开方便之门,用意显然是在尽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而其效果怎样呢?请看一个简单的统计比较(如表):
看这个比较,便可知自1919年至1929年这十年之间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发速,只有退步;换句话说,原来发展的职业教育的目的落空了。1931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下一道命令,要各省教育厅劝勉创办中等学校者应注重职业教育。又训令各省区限制设立普通中学,增设职业学校;在普通中学应设职业科或设职业课目;县立初级中学应附设或改设乡村师范或职业科。那时期国内舆论大抵倾向于提倡职业教育,教育界固然如此。于是国民党教育部迎合“潮流”,对于大学教育,也曾实行限制或缩减文法科,而提出奖励理工农科的政策。1932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中学法和职业学校法,又明白规定中学与职业学校分离独立。1933年,国民党教育部又公布各省市中等学校设置及经费支配标准办法,限至1937年,经费分配应达到这样的标准——职校35%,中学40%,师范25%。1942年,重庆国民党教育部又规定:初级中学与职业学校增班之比例应为六比二,高级中学与职业学校应为二比一。就政令看,可以说是扶植职业教育不遗余力了。而结果怎样呢?请看国民党教育部公布1946年统计如表:
大话怕算账,这又证明落空了。这是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的“特殊”表现。“特殊”在哪里呢?就是:职业教育越来越扶不起来,而普通中学实际虽不算多,但由于中学生无出路,便被觉得过剩。要解释这个特殊现象,还应该从社会经济的基础去理解。原来职业教育是产业革命后的产物。现代工业成立了,许多生产部门广泛地应用自然科学,从而学习生产技术便不是旧日学徒制度所能济事,职业学校便应运而兴。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大批生产技术人员——更多的是中级技术人员,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虽被歧视,不能与传统的中学平等,而却也蓬勃发展起来。不是职业教育推动了现代工业,乃是现代工业产出了职业教育,这是近百多年来的事实如此,职业教育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上层建筑。
现在,我们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可以说教育的桎梏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就必须要有文化,而文化教育当然是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再说到生产技术教育。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工业化就有了可能,经济建设快要展开,因而就有生产技术教育之需要。我们需要哪几种技术工作者呢?需要多少呢?这要看经济建设进展的状况,不能落后,也不能无端超过。这要的生产技术教育要不要文化教育做基础呢?是必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成为国家主人的技术工作者。
(本文节选自《中等教育的两个问题》一文,曾刊发于《人民教育》1950年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