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017-09-27 11:18谢莉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辅导员职业

谢莉娜

摘 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需要通过课程教育来完成。更需要通过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应发挥自身工作的优势,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指导学生成功就业。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G647.38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问题反映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趋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局限性

“职业生涯”是指个人职业的发展道路。包括就业的形态、工作的经历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活动等,指的是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经历过程。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绘制理想的蓝图,是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的过程。可是现在大部分高校将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最后一个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且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差,在就业中存在认知偏差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缺失,专业教师匮乏,大学生无法得到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自身、专业、职业、环境都没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各种问题便不断凸显出来。

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专业也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专业的就业前景、职业定位、岗位要求仅凭主观认识,不能积极地去收集资料深入了解,更不能根据职业要求进行自我培养。

三、就业问题反映了学生综合能力的缺乏

社会在不断发展,就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大学生还需要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抗压受挫能力。现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性,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独立意识较差,很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和承受不了,出现各种问题。这些也源于在大学期间缺乏磨炼和指导,没有完成心理的成熟。

四、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优势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众多大学生面前的最重要的实际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不仅要通过专业的课程进行指导,更应该通过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斷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不断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责无旁贷,而且在这项工作中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辅导员管理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等各个方面,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特征、不同要求开展。辅导员掌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年龄特征、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有利于根据不同特点开展指导。

其次,在工作方法方面,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能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的指导方面有方法、有技巧。与课堂讲授相比,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工作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五、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1.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大学生大一期间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首先在学生入学后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讲座或班会,使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能。其次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初步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对于职业院校的大二学生,在指导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培养其职业技能,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方式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更多的职业实践,了解到企业的需求,有目标地进行培养,做好职业规划,为大三的就业打下基础。在毕业的这一年,辅导员要对就业指导需求和动向时刻关注,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对学生加强指导。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各项招聘信息,根据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安排部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压力面前,学生容易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辅导员需要及时关注、及时指导。首先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通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先天素质与潜能,在未来事业中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学生自我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加强素质培养。其次对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及时地进行开导和咨询,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

为了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辅导员本身也要不断接受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职业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芬.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7,(8).

[2]岩磊.浅谈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辽宁高职学报,2005,(7).

[3]叶晓燕,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方法的研究 东华大学出社 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辅导员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