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7-09-27 10:36高丽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模式

高丽佳

摘 要 广播电视编导肩负着培养具备编导、策划、创作、制作专业知识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秉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特色,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文章就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能对该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0-4

现如今,很多媒体单位和机构会根据自身的用人标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传媒人才。面对如此实际的市场需求,高校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努力寻求转型之路,积极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1什么是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知识,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并能在两门知识、两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和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才。具体到广播电视行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指那种既精通广播电视专业技术知识,又熟练掌握了广播电视创作技巧和其它相关专业技能、学科知识,并能在工作中具体交叉运用的人才。

2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储蓄式教学”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在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显得有些落后、封闭。粗放式的“理论+放羊”模式造成了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因此,打破落后的教学方式,寻求一条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2教师缺乏媒体实践经历

随着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数量的激增,很多刚刚走出校园大门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直接站上讲台当起了专职教师。他们确实有较为扎实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他们大多缺乏媒体的实践经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极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3教学设备陈旧落后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普遍存在实验设备不足或陈旧落后的问题。受此局限,一些实践课不得不分组进行,比如图片摄影、非线性编辑等。一个四十人的班往往要分成三到四个小组, 一节课只能有一个小组上课,而且由于设备数量有限,两三个或更多的学生使用一套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

3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

每一个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导演梦,或者演员梦,或者编剧梦,他们青春洋溢、自由洒脱、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急切地想要寻求一条道路去实现自己的各种梦想。而工作室的成立和运营正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抱负的最佳途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学习需求,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以极具凝聚力和使命感的活动和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利用工作室的教学和实践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未来的传媒行业打造一支知识储备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后备军。

3.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灵活、开放,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即“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所谓“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求学,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习,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3.3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建立科学、系统、独立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环节。根据专业特色和就业需求,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学校可开设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等基本的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大二可开设摄影基础、电视摄像技术、电脑图像设计、非线性编辑等基础理论课程,并配以相应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大三是全面转向专业课学习的一年,可开设电视节目策划、广电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制作、微电影创作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并积极地组织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大四可安排学生到媒体进行专业实习,并认真准备毕业作品。

3.4实施“走出去”战略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较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要适时地、大胆地走出去。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学校和教师应当竭尽所能安排学生到当地媒体、传媒公司等单位参观调查,了解最新传媒动态。还可以邀请知名教授、业界专家、传媒达人等来校做专场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还可以了解到广播电视编导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岗位需求。其次,学校还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比如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的摄影大赛、DV大赛、广告大赛等,以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各方面的能力。

3.5建立“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一方面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要求,有利于培養综合型的复合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本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到广播电视编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启动优秀人才建设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有着丰富的媒体经验和熟练的实践技能的老师;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或奋战在传媒一线的记者、编导等开设专题讲座;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参观、调研、顶岗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选派学术带头人或综合素质较高的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

3.6鼓励学生用作品答辩

作为艺术类的本科生,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可能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就没有创造力。尤其是这样一门跟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毕业答辩也应当有多种形式。比如,他们可以将四年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媒体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以文字的形式形成一篇应用型的毕业论文或总结报告。也可以将四年的学习成果集中地反映在一部广播电视作品中,从中检验他们对于广播电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采编播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四、结语

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传媒教育带来了挑战。高校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编导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泊.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9,10:50-51.

[2]邢晓梅,于洪涛.对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4,11:44-45.

[3]陈卓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6:95-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型人才模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改进分析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