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凝练的特点,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24字往往停留在记忆层面,没有真正深刻领悟。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理性反思,能把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对接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特别适用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立德树人”要求。
一、体验: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
1. 角色模拟体验,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
理论性强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说教为情感共鸣,渗透于政治课堂教学之中。体验式的教与学,让政治课堂更富有说服力。如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南海领土争端的素材,让学生模拟国际法庭审判,围绕近期南海热点,模拟南海周边不同国家提出的领土主张闹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南海周边国家都对南中国海提出自己的领土主张?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是出于何种原因?让学生深刻感悟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必要性,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引出知识重点,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在情感与价值观上树立爱国意识。如讲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秩序,引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缺乏诚信的案例和视频,从地沟油制作到餐桌饮食安全,为什么食品安全屡禁不止?让学生开展辩论赛,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用理性的思维得出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如讲授《新时代的劳动者》的就业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招聘会,学生分组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角色,聚焦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与应聘者的期望差距,凸显“有人没活干”与“有活没人干”并存的怪现象,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职业平等观的重要性,引出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升华对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观的理解。
2. 实践初体验,核心价值观提升素养
社会实践是政治课堂的延伸,是政治课堂富有生命力的基础。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家、校、社区实践平台历练学生。如参加学校举办的“国旗下的演讲”,唱响国歌,结合校园大事记、最新发生的涉及国家利益的国内外大事,校事、国事、天下事融汇于国旗下,体验和谐的氛围、祖国繁荣富强的自豪,让学生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寬广视野。如开展校园文明岗位值班机制,让学生在服务岗位上,感受服务他人,守业、敬业的精神,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奉献的价值,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如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到企业参观等内容的专项调研和相关活动,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诚信经营的市场经济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从“渐悟”到“顿悟”,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苛勒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经常抓、抓经常,扎实抓、抓扎实,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在点点滴滴中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哲学层面来讲,认识具有反复性,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遵循认识规律,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学生需要经历认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认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也是价值观逐步确立的过程,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由于深受当前社会一些不良文化和行为、诚信问题、少数官员腐败等负面例子的影响,部分中学生对现实社会存在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抵触的思想态度,认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现实脱离、社会上充斥着功利性的行为,或悲观认为难于实现。针对此类学生,我们一线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过分一味的苛求,寄希望于通过短期的政治课堂教育就达到非常完美的教育效果。相反,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地抓好每一次启发、每一次引导,注重效果的逐步积累,学生在不断受教中“渐悟”。这需要教师把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通过体验主题系列化,做好长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逐步养成。如,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系列化,通过成立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带动示范尤为显著。笔者所在广州市番禺区,由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庄建德老师成立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德育的活动案例研究”是非常好的实践范例。庄建德老师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课题研究、考察观摩与交流等形式,在区内多所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展示,主题班会课系列化。这种核心价值观细化落实常态化的方式,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渐悟”。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系列化优势还在于,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乃至于个性化的特征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教育,可以化解学生心头症结,即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困境,有利于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豁然开朗、核心价值观的“顿悟”。
三、回归实践,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入脑”“入心”的同时,关键在“入行”。学生在内心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与时俱进,身体力行,起模范带头作用。此时的实践非彼时,学生在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焕发出内在的生机和活力,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积极倡导社会公德,关爱自然、关爱社会。此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带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引领社会风尚。教师更应引领学生能明辨是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如针对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让核心价值观“入行”的学生来看待,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会做出正确价值抉择。学生在校的“入行”举动,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募捐,勇于揭发、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等。教师应给学生充分肯定,捍卫公平正义,让核心价值观入行得到认可,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一个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