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晗
我欣赏过皑皑白雪,抚摸过如丝的细雨,倾听过瑟瑟的秋风,却很少看到这迷人的晨雾,白茫茫的一片,如梦似幻,她将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没有一点空隙。
雾虽然没有大雪壮观,没有小雨缠绵,但她却十分温柔,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抚摸着你的脸庞,给你一种温润、柔和之感。
她还很朴素,无论是粗看,还是细看,她都像是一道白色的幕布,披在山川、河流、树木、房屋上……幕布上没有一道花纹,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雾在山间流动,仿佛画家泼墨,绘成了一幅幅丹青。如果说大自然是诗画的源泉,那么晨雾不就是大自然的一幅佳作吗?雾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总是用一层薄纱裹着自己。她从不抹胭脂,不描眉,更不会和百花斗艳。她献给人们的,是一种朴实的美。
我细细地观赏着,这时,天地都笼罩在白雾里。近处的花草树木,只能在靠近的一瞬間,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转身再看时,它们又隐入了“仙境”。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说的就是雾吧!她来的时候,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像宇宙一般神秘;她去的时候,又似朝云一般,让人无处可寻。
“山光全暝水光浮,数里霏霏晓雾收。”
随着太阳的升起,雾也渐渐消散了。附在花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给大地留下的礼物。
点金石: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找到了“神奇”这个词,就找到了理解文章的关键。且看,开头和结尾强调了“神奇”,故事充满“神奇”。故事的“神奇”又体现在:起因“神奇”,源于算24点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过程“神奇”,总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帮手及时出现,推动作者能够一直探究到底。作者下笔之时,字字不离“神奇”二字,正是这篇文章的“神奇”之处。同学们如果都能学到这种本领,那么,就都能写出这样的“神奇”文章。(点评老师:童浏义)
点金石: 这篇文章题目叫 “雾之韵”,“韵”是题眼。扣住“韵”字,拎出来雾的“温柔”“朴素”和“神秘”三种神韵,一线贯穿,脉络清晰。为了描述清楚,作者调动了不少方法,比如对比(第一、二自然段)、比喻(文中比比皆是)、拟人(把雾当作母亲来写)、引用(诗句)。当然,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形式,而是小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才能发现景物的神韵,能感受到这么多美。只有热爱,才能把风景带入文字,又把文字带入美的境界。(点评老师:童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