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某大学生因外婆病重请假探亲,不料老师不准假,还“开导”学生,“姥姥任何情况下都得支持你学习”,“你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业吗?”闻之令人愕然。
“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学业,何其冷漠!鼓励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何其无隋!同样是面对病重的亲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育学生:一个叫季娜的女孩,为了让病重的祖母高兴,违反校规采下了珍贵的“快乐之花”。苏霍姆林斯基不但没批评她,还动隋地说:“季娜,你再采3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瞧,多有“温度”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者还是少了些,“冰冷”教育却不鲜见。比如,不管是身患重病还是“揭不开锅”,不少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不用管,好好学习就行”。这固然出自爱子之心,但若长此以往,如何让孩子懂得生死与共、风雨同舟?更令人担心的是,缺乏“温度”的教育,容易导致一种长期存在的冷漠逻辑:只要学业好就万事大吉,哪怕品行稍差;只要事业好就是“成功人士”,哪怕罔顾亲人生死。
立德树人,首先是立德。当学生展现出善良、美好的品质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呵护、培育,反而要扼杀、误导呢?这位老師的“初心”或许不坏,为了让学生不误学业,但他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犯了错误。试想,一个将亲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能成长为真正的有用之才吗?将来会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些对身受其养育之恩的母亲冷漠无情的人,是不会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的。”
教育要有态度,更要有“温度”。起始于人生之初的教育,应该也必须用最温暖的阳光照亮。因为‘前面偏一尺,后面偏一丈”,在学生心中埋下—颗温暖的种子,可能比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为重要。
(来源:《人民日报》张烁/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