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化到民族化

2017-09-25 13:09赵松
教育界·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民族化国际化

赵松

【摘要】文章从MBA案例教学的作用与案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MBA案例教学从国际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高校MBA案例教学应当在国际化、本土化的基础上实行案例教学的民族化,并具体分析了案例教学民族化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民族高校MBA教学民族化案例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国际化;民族化;民族高校;MBA案例教学

一、MBA案例教学的作用与案例教学现状

案例教学是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启发性,能够使学生进入情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BA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注重培养学员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技能。其精髓和核心不是寻求正确答案,而是致力于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扩展思维的空间,通过案例讨论,加强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案例教学在MBA教育中被视为最主要的教学法。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哈佛大学,最早的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商人和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的。后来哈佛商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商业研究处,采编工商管理案例。今天,哈佛商学院超过80%的课程使用案例教学,并适当使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实地调查和其他教学方式。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哈佛的MBA教育及其案例教学。1985年,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学历学位教育的管理案。从90年代初我国的MBA学历教育正式展开,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开展MBA教育的高校有两百余所。开展MBA教育的高校普遍将案例教育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法进行推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MBA教育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从国际化到本土化——MBA案例教学发展之路

MBA教育在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案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MBA引进之初,主要是从国外特别是从MBA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引进教材和国际化案例。所谓国际化案例,是指以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的案例。虽然这些案例的编写质量一般较高,且学习使用国际化案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毕竟国外的社会制度、市场发育程度、法治与市场环境、企业制度、产业发展水平等与国内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国外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办法与国内企业显然会有差异。同时,这些案例对象往往是国外跨国大企业,与国内MBA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也并不相同。国内MBA教育主要是为国内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人才,如果学生对本国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与特点、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状况等缺乏深入的了解,那培养出的学生就很难适应中国的企业要求,难以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经营和发展问题。因此,不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都要求MBA教育案例在采用国际化案例的同时,积极采写本土化案例。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源自本土、特色鲜明、符合国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非常重视案例教学,专门成立了案例建设分委员会,主要从事本土化的案例建设与案例教学研究和推广。MBA培养院校、MBA任课教师和MBA学员也都将本土化案例的开发和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应当说,目前正在取得良好的进展。

当然,本土化案例并不排斥国际化案例教学,两者各有优势,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三、从本土化到民族化——民族高校MBA案例教学发展方向

民族高校的MBA教育,既有一般高校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所谓共性,是指民族高校MBA教育与非民族高校MBA教育相比,同为MBA专业学位教育,在招生考试与录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具备普遍共同的特点,在MBA案例教学中,民族高校同样要求既要体现国际化,又要实现本土化。但是,民族高校MBA教育又具有不同于非民族高校MBA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民族高校在MBA案例教学中,既要体现国际化,又要体现本土化,更要体现民族化,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所谓案例教学的民族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民族化,是指要面对民族地区和民族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源自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符合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实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以培养出了解民族地区状况,善于解决民族企业问题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笔者认为,这应当是民族院校MBA案例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讲,民族高校应当采用民族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民族院校MBA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民族院校作为国家民族事務委员会所隶属的高等学校,其办学宗旨就是重点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这也是民族高校MBA的培养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从教学来讲,就需要从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围绕为少数民族服务而展开。凡是有利于提高对民族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教材、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我们就应当尽量去采用。而MBA的教学案例增加民族特色,无疑是从有利于提升民族学生学习效果出发提出的思路,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就民族高校MBA具体的培养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民族地区的企业管理人才。而民族地区的企业,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主要还是一些中小型企业,除了某些特定行业,如矿产资源和其他个别传统等行业,普遍缺乏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更缺乏国际性企业。少数民族MBA学生毕业后无疑也主要是回到民族地区中小型企业工作。所以,民族高校的MBA培养目标就接地气,确立为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中高层管理者这样一个具体的培养目标。而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无疑要求我们在MBA教学中不能按照传统MBA案例教学那样主要讲国外案例或本土的大型知名企业案例,而应当根据民族MBA学生的就业去向,有针对性地讲授民族地方土生土长的企业的相关经营案例。这样有助于民族学生了解本地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到民族企业就职后能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企业无疑具有积极作用。endprint

(二)受教育对象的民族性的要求

如前所述,民族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领导干部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因此,民族院校的MBA教育在招生时,就应在政策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和适当照顾。当然,在做这种倾斜的时候,就必然面临着一个问题,即民族学生在语言、生活与成长环境、风俗习惯、教育的基础水平等方面与非民族地区的学生差异较大,同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区,一些具体的社会与经济管理制度也与非民族地区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MBA教学案例仍全部以国际或非民族地区的大型知名企业为主,由于上述案例离民族学生的认知比较远,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就比较隔膜,无法真正深入进去,从而达不到MBA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而民族地区的企业,其生存发展环境、条件、状况等民族学生相对比较熟悉,于是学生对民族企业案例的理解必然更透彻,这无疑大大有利于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民族地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毋庸讳言,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与东中部相比,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要改变上述落后状况,关键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特别是要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自我造血功能。这就需要重点培育、扶持民族地区企业的发展。民族企业的发展,除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以外,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懂管理,懂经营,并且了解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经营环境,了解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状况与问题的新型企业管理人才。这就需要改革教育的各个环节,适应这种目标要求,在MBA教育中最重要的案例教学中就应当讲授民族地区企业案例,让民族学生更清晰、更深入地认识民族企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企业发展的途径。

(四)差异化竞争的要求

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差异化竞争要求通过对细分市场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差异化竞争源于客户需求,要求市场主体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避免同质化,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民族高校MBA教育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的主要劣势有:民族高校一般都位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品牌形象上不具优势,因此民族高校的生源组织比不上其他高校。但劣势也是优势,即民族高校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紧密,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学術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也有较多的研究和了解,民族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属于少数民族的师资比例也相对比较高。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比较鲜明。而上述特点恰恰是非民族院校所欠缺的。因此,民族高校MBA教育在注重专业特色、时代特色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民族特色,更加注重管理理论研究与民族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民族高校的MBA教育走出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而这种差异化竞争,不仅要体现在师资、品牌特色、服务等方面,更要体现在教学特别是案例教学中。正如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提出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坚持民族与地区特色,才能形成质量与品牌影响力。

四、民族高校开发民族化MBA案例的途径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教师主动积极投入到开发民族案例的工作

民族高校采编民族企业案例具有可行性。首先,民族院校的MBA教师在开发民族案例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不少民族院校的MBA教师本身是少数民族,来自民族地区,熟悉、了解民族地区,与民族地区具有工作和私人的多种联系。二是民族高校本身一般也与民族地区建立了多种长期合作关系,参与到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决策的研究咨询、项目的开发论证、人员的培训等。三是民族高校很多毕业生都在民族地区就业工作,既有在政府机关担任公职的人员,也有在民族企业工作,包括自己创业的人员,这些校友资源也是帮助教师采编案例的重要途径。

而采写案例特别是高质量的案例,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实地调研,多次往返,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经费投入。这需要民族院校建立起MBA教师采编民族案例的激励机制,要将案例采写和案例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或科研工作考核体系,鼓励教师参与民族案例采编工作。而亲自进行案例的采编,无疑有利于MBA教师对案例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在全校教师中征集案例研究课题,通过项目立项、专项经费支持的方式推进本土化案例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建立并强化民族高校与民族企业之间有关民族案源采写与服务的长效合作机制

教学案例有使用周期,国外案例库的一个案例的寿命是2到3年。目前我国MBA教学案例更新速度慢,民族案例更是基本上阙如。要保障民族案例更新的持续性,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民族院校和民族院校的MBA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各种资源,与民族企业建立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如,加大聘请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民族企业的负责人或相关政府机关的负责人为MBA导师的比例和力度;推荐MBA教师兼职民族企业或相关政府机构的经营顾问或经济决策咨询顾问;组建MBA教师顾问团担任民族企业商会与行业协会的顾问等方式,建立一种长期互赢互惠的合作机制和信赖关系,保障民族化教学案例资源采写和积累的可持续性。

(三)建立民族案例资源库,特别是建立各民族高校共享的民族案例资源库

参照我国目前MBA案例本土化建设案例库的建设经验,各民族兄弟院校应该进行合作,建立共同的民族企业案例资源库,这不仅可以为案例的质量提供保障,而且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民族企业案例资源库可以尝试建立商业运作机制,向各有关的民族MBA教育教学单位和企业培训机构有偿提供适用教学案例,所获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可以投入到案例采编工作中,以确保案例采编的良性持续发展。

(四)明确民族案例的写作规范与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案例入库标准与审查制度

管理类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企业中真实的管理情境,了解决断的过程, 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而教学案例正是将企业的管理情境带入课堂的一种载体。为了保证民族案例的质量,各民族高校在建立共同的案例库中,应当就案例的写作规范及其要求建立统一的标准,案例的入库建立专家盲审与专家会评相结合的制度,如上海MBA课程案例库那样,保证民族案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乜标,任志敏.MBA本土化案例开发途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9):141-143.

[2]李皖.浅议MBA教育中案例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03):87-90.

[3]张黎明.国际商务谈判案例教学本土化研究[J].语文学刊,2012(02):151-153.

[4]陈永清.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探[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0,37(11):155-157.

[5]刀波.浅谈民族院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办学思想[J].民族教育研究,2001,12(02):9-13.

[6]Christensen C M, Carlile P R.Cour se research: using the case method to build and teach management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9, 8(02): 240-2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民族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