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瑾
早在1998年11月13日,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于文山城上条街、被桑梓民众俗称“三步两座桥”一隅的两进式四合院,即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院落,乃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大家、民间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的出生之地。先生14岁以前,即衍生、欢跃、成长于这座内涵丰富的宅院。之后,他少小离家,上下求索,栉风沐雨,艰苦卓绝几十年,终成为一代大家、文化名流。其伟岸风姿和蓬勃气场,像一株令人仰止的苍天巨树,令文山民众引以为荣,为后人提供了勤奋求索、极积进取的精神力量。
以下,便是笔者对于“复移”其故居所蕴含多元密码的初探,并以致诚心性,求教方家。
一、庄重含蓄的清代民居风貌与传统文化内蕴
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上条街27号至29号的楚图南故居,为土木建筑类硬山顶穿斗风格的两进式四合院。它与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老宅之构建风格完全一致,极具浓郁的清代汉族民居特点。总占地面积480.32平方米。
如今复制而成的“故居”,除却构建整幢宅院的一柱一石、一木一板、土坯瓦片、以及立体成形的门窗宿舍、床铺小柜、天井楼梯等元素格局,先生之故居内,置有老式供桌、八仙桌、春凳靠椅、以及舂米的碓、碾面的磨、烧饭的锅灶、汲水炊饮的水井等硬件家什;另外,还陈列收藏着楚老生前的部分遗物,包括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近百件。
概览院内环境与物件陈设等景致,即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暂不涉及楚先生因为少小离家、终生没回故里的足迹和心志,以及先生在漫长又渺渺无形的生命历程中,构成了壮阔又激扬人心的熠熠史迹,此故居至少还蕴含两个方面的特质:一是清中期民居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二是具有独特的边陲水城人文气息。
关于故居建筑特色 就清中期房舍等级而言,其故居仅是一幢谈不上壮观、高雅的小型四合院。木构架由大梁、桁条、椽子、柱子四个部件组成;椽子把分量传递到桁条上,桁条又把分量传递到大梁上,大梁再把分量传递到柱子上。此乃最典型的中国式“内四界建筑结构”。观其屋顶、台基、面阔间数、以及斗拱、墙壁文饰,即能得出如此结论:这是一幢以居住为主、辅之以一定建筑艺术技巧的住所;其故居之原主人,是以传统农耕手段作为生产方式,长期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积累资金的基础上,将此宅院建成。是为普通劳动阶层中的有产之家。
关于独特的边陲水城人文气息 至少在清康熙五年(1667年),因“改土归流”被定为“开化府”治所的当今文山城内,因为自古与斯地民众耳鬓厮磨的盘龙河,其水源生态极为丰富,不仅城内不少人家,能够沿着柳树成阴、景致养眼的盘龙河堤,因地制宜,构建与修缮颇具水乡韵味的“吊脚楼”,而且先生之故园,即坐落因为长年水流丰沛,人们因生活之需必須搭桥过往,进而有了约定俗成的所谓“三步两座桥”一景。所以,到了清光绪晚期,即有街坊如此议论:斯地风水,灵秀精臻,早晚要出大人物的。或许就是巧合吧——没几年,楚先生之父楚晓棠,因为颇涉新知,笃信康梁,敬仰中山,更因在文山城大西门一隅,宣讲革命道理而得罪当局,被迫决意远走他乡,不得已将幼子委托亲戚照管。而少年时期的楚先生,没有因为失却父母慈爱而心志萎靡,反而发愤图强,刻苦读书,孜孜求进,终于实现犹如鲲鹏搏击蓝天似的宏大理想。迄今,其故园之天井里,那一眼别致的水井,似乎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昭示着意蕴含蓄的四个字:归去来兮!
二、雏雁北飞,结识中国马列主义先驱,汲取“红色营养”
1913年,先生刚满14岁,即被送往昆明,找到久违的父亲。从此,他与文山这一衣胞之地,成了只能魂牵梦萦的诀别。16岁时,先生考入昆明联合中学;三年后,又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大前身)官费生,进而苦心攻读,开阔视野,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走上了一条甘为劳苦大众寻求革命真理的红色大道……之后,先生把毕生的夙愿与心力,奉献给祖国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活动事业。
1919年8月,先生历尽艰辛,首次从遥远的云南起步,去到了古都北京,正巧赶上如火如荼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时,犹如久旱禾苗遇到甘霖似的,沸腾的革命热情,即时点燃了先生胸臆间的革命之火;于是,他很快融入进步同学的圈子,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去学习、接受马列主义,并以关心国家、民族的危亡为己任,与同学们一起,建立“工学会”,进而在经营进步书刊、组织工友识字等方面,付出满腔的心力。再者,他们又以扫盲、办夜校为掩护,为宣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与经验,做出了显著成绩。不久,先生有幸结识中国杰出的革命先驱李大钊、蔡和森等红色巨星,初步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出版了启蒙性刊物《工学月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2年,先生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SY),继而在李大钊同志带领下,又与蔡和森、施存统、许兴凯等同志一起,创办了进步报纸《劳动小报》。该报思想进步,旗帜鲜明,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并提出了“劳工运动” 口号,还主张用社会主义的革命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这在一定范围内,引趣不小的反响。
三、四海为家,艰苦卓绝,致力“红色种子”在中华沃野生根发芽
1924年,先生高师毕业,即带着党赋予的秘密使命,被分配于安徽阜阳任教,翌年奉命调回昆明。之后,他一边在教育部门工作,一边接触青年学子,组织进步学生会,使学校带来新的生机。
1925年底,先生再奉中共北方局及李大钊同志指示,先回北京,继而前往东北,旨在以教书为掩护,开辟党的地下工作;之后,又经杜继曾同志介绍、李大钊同志批准,于1926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前后,先生奉命前往山东济南、泰安、河南开封等地,仍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历时4年之久。1930年夏,先生再次奉命,转至哈尔滨任教;在1930年底的学潮中,军阀张作霖将他逮捕,特组织军事法庭,网罗当时军政领域所谓的“名流和有声望之士”,对他进行审判而险遭枪决,后因慑于社会舆论,改判有期徒刑。在监狱中,先生坚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并同其他被捕青年学生和教师一起,坚持斗争,直至1935年伪满皇帝登基,方才遇赦出狱,继而变更装束,改了名字,只身南下,融入新的战斗生活之中。endprint
1936年,先生奉命调到河南开封北仓女中教书;同时,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37年秋,先生再度辗转至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和文史系主任。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他一面教书,一面从事民主运动。1943年春,先生巧妙地将中共中央南方局派至昆明指导和帮助民主运动的代表华岗同志,向校方推荐,让其担任社会学教授而获准,使其得以公开身份,与各方面人士取得联系和开展工作,并在抗日、民主、进步的旗帜下,把各方面的人士、特别是闻一多、李公朴等名流团结起来,使他们走入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大革命之行列,逐渐壮大了大后方的革命队伍,革命之火愈演愈烈。
四、毕生心力智慧,把广大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1943年,云南始建民主同盟支部。先生奉党的指示,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民盟云南支部主委;进而,他与其他支部委员一起,团结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促进了大后方抗日救亡运动和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尤值一提的是:为了深刻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从1942年至1945年,先生以“高寒”为笔名,汇集出版了《刁斗集》、《荷戈集》、《旅尘余记》等书籍,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先生与民盟其他领导成员一起,把文化教育界、青年知识分子以及广大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共产党周围,使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群众运动走向高潮。因此,国民党特务机关决定悬赏谋杀在昆的民盟主要负责人,并制造了“一二·一”惨案和暗杀李公朴、闻一多事件;斯时,由于先生险遭暗杀,即奉命及时离开昆明,前往上海,又经沈钧儒介绍,任职上海法学院教授,继续从事与推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经党组织安排,先生秘密取道香港、天津,进入河北省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西北坡,并在1949年初,随解放军进入北平,参加了接管各大学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继而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自1956年起,先生一直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3月当选为民盟中央代主席。1987年1月当选为名誉主席。
五、享誉海内外的社会活动家、著名文化使者、中国最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主任、文教部长,并兼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南总支部主任。1953年奉调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扫盲工作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1958年,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在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民间友好工作中,先生多次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出席国际性和平会议,宣传我国对内、对外政策,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成就。在许多国家的文化界、艺术界和政界人士中,广交朋友,传递友谊;尤为可敬的是,先生在年过八旬的岁月中,仍不辞辛苦,率代表团访问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朝鲜、印度等国家,为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从1954年起,先生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6年4月,在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仍以八十六岁之高龄,被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虽是高龄,先生却思路清晰,耳聪目明,体格甚健,气度轩昂,精神矍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老骥伏枥,鞠躬尽瘁。
六、中国著名的文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书法家、作家、诗人
在历时近百年的历史星空中,先生不仅是一颗毕生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统一战线、文化教育等工作竭尽心力而成就卓越的璀璨明星,而且在史学、文化研究、文学创作和翻译等领域造诣颇深。除了出版过《刁斗集》、《荷戈集》、《旅尘余记》等几部深刻揭露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散文、小说以外,其译注尤为丰富。俄国涅克拉索夫的長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选》,德国斯威布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等名著,都是经他一支妙笔,早年介绍到国内的。此外,先生之书法,独辟蹊径,那种取势中正,书体近颜且直逼人心的气势,普天之下,自成一家;多年以来,祖国之名山大川和都市之高雅境地,都能见着先生墨宝,且被颂为“字字完美,敛神藏锋,端庄凝重”。再者,先生还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世界语倡导者,曾与巴金等老一辈世界语精研者发起、组织成立“世界语之友会”,并被选为会长……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这是先生翻译美国著名大诗人惠特曼《草叶集》中的经典名句。然而,笔者此处着重赘述的,却是这么一个看似较为轻漫、然而内蕴颇丰的精神特质: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犹如先生历时95载之足迹,既自然平凡,又内涵深幽,还气势恢宏。先生不愧一代鸿儒、南天巨树之盛誉。
七、清心质朴,夙愿拳拳,恭敬桑梓的一代文化大将
先生少小离家,终生未回,然思乡之情,每每在心中风起云涌;基于如此挥之不去的心志,他曾在86岁那年某日,饱蘸墨汁,以此佳诗,表达心志:滇山云影映湖光,万里乡心入梦长;遥忆南天春不老,繁花满野四时香。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从一名生活极为清贫乃至艰难的“地下教书匠”转成了拥有部级、进而副国级待遇的重要名流;然而,他始终怀着一腔素愿,清心质朴,从不享受特殊待遇。一方面,对于遥远故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十分关注;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家人、亲友们,要甘当孺子牛,一辈子做好人民大众的勤务员;绝不能用他的名义,伸手向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要名誉和地位;要做一个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平常人。多年以来,对于家乡前往北京开会而希望得到会见的故乡领导同志,先生都要勉励他们:领导岗位,任重道远,必须身勤志坚,尤其要“恭敬桑梓”。
“刀雕斧凿牛形成,百孔千疮悟此生,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这是当年,楚老先生为雕塑《老牛》所题的一首诗作,也深刻折射出先生一辈子无怨无悔、甘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粲然精神,其品格和胸怀,令后生景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