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重量

2017-09-25 20:12朱海燕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水大山散文

朱海燕

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我曾搞了几年的文学创作,写诗、写文学评论,也写一些散文。我将那时写的散文,给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看过,他说缺少造化的营养。散文的造化,当然是作家个人的造化,有了个人的造化,才有散文的造化,得造化才有营养。但怎么造化自己?我感到茫然。

到北京后,阴错阳差地干起记者,为了饭碗,这是违背心愿的一种选择。但关于创作,我也未从内心深处予以注销。然,当把自己绑在新闻战车之后,拼命追踪新闻的脚步再也难已停歇下来。我这猛然清醒,新闻与文学虽然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落在纸页上,可它们之间不但隔着浩浩荡荡的时空鸿沟,还横亘着一道悠悠忽忽的心理长河。虽然它们沐浴着同一的文字阳光,但是天各一方。繁忙的记者生涯中,内心深处很难有一块净地,一角竹林,一汪碧水,一片蓝天白云,让你去结构一篇满眼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散文。记者处于动势,作家处于静势,寸短尺长,各有自便。

1997年,我换了一个单位。到新单位后,由于没安排工作,只拿工资,没有活干。我不觉怀着深深的眷念,重温旧梦,捡起散文。也许静下来了,从容了,不急不躁了,我阅读了各式各样的散文,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当代的。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描金点彩,有的淡雅轻风,有的凝重生动。妙曼优美,传神生动,变幻如梦,若深藏自然人世秘密的大幕,让我洞察了许多山水名胜,世道人心,艺术欣赏也大大扩展了眼界。

由此,联想自己。浮沉文海,也要有自知之明。猪前拱,鸡后刨,各有所长。搞散文创作,也不是说“拍胸脯,拍脑袋”,就能名震天下大红大紫起来。我从来没有发奋当作家那样的雄心大志,我的学历表略高于文盲的一档。若非要当什么名作家的话,肯定是逼鸭子上架,举步维艰,自娱娱人不说,到头来还落个误入迷宫,一无所成。好在自己没丢记者的身份,无论遇到什么题材,均可實行公开合法的选择。能写新闻的写新闻,能写散文的写散文,适时以记者和作家的身份“进入角色”,我自然不敢说自己“扮龙像龙,扮虎像虎”,但时而说记者的话,时而说作家的话,把撞到笔尖上的资源,尽力开发出来,我以为对一位写作者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记者有记者的优势,登山越海,南船北马,深读历史,历阅人事。为了一个短短的消息,可能要查阅几百万字的资料。为一则新闻的见报,而忽略几百万字的信息,固然是极大的浪费。再说这些具有新闻历史背景的资料,鱼龙曼衍,珠玉缤纷,本身就是上好的文料,岂能弃之一旁呢?我曾对朋友说,我的散文,皆是取材于新闻的矿山,报纸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就散文对历史、事件、自然、人世的关照来说,它远远超越了新闻的覆盖。

我追求散文的重量,追求散文的人文色彩,追求它对历史的表达与穿透,不想让它停留在愉悦情绪的层面上,我力求它能够回答出读者要知道的东西。怎么是这样?这样是怎么来的?让它去解开事物的纽扣,让读者去阅读它的胸膛与内心。

我喜欢风花雪月,也喜欢花前月下,但我写不好它们。我喜欢写大山大水,喜欢写那些大山大水中与唐诗宋词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我感到那些大山大水,那些匆匆过客,对我有神奇的诱惑力,具有侵略性,与我的心灵共振,与我的血液同流。

散文荷载了这些,它才具有重量。历史,才能定格、凝聚在这里,才能使受众去获得“文化记忆”,接受良知拷问,吸取精神力量与智慧。我想,优秀的散文,应该给人这样一种“文化标记”。

但写大山大水,也不是说就能“名山留好句”。名山欺客。稍不用心,就会跌入身在山中不识山的迷雾中。此山的石径和彼山的一样,此山的松涛和彼山的差不多,这样怎能“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呢?

写山写水,不能让眼前的景物控制了你的想象力,心中要有“历史意识”,要有“山水文学”。提到“历史意识”和“山水文学”,你自然与王维会晤,自然与李白谈心,自然与他们所处的朝代对话。

我以为散文本身就是一位有灵魂的人。或者说是人的灵魂的影像。

每个人也可以是一篇散文。文学需要怎样的功力才能穿透散文的秩序,活画出散文这个有血有肉的人来?这就需要用心去探索。

这些年来,我在新闻之旁的文学那块自留地里耕耘,不知不觉收获了《山川留墨》《昨夜西风》《海外考察报告》《红色风景》《柳岸》《江岸》《溪岸》等散文小集,屈指一算,也有了400多万字。但我以为,它们都没有像人一样地活起来,当然也不可能传之于世。继续努力是自然之事,但通过努力能否遂愿,也只有老天知道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水大山散文
春天的大山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哗啦哗啦大水来啦!
奇怪森林
大山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青海湖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