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寻源

2017-09-25 18:07吴朝晖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伏羲天水大地

吴朝晖

到天水的这两天,一直在下雨,忽大忽小,似断又续,给我们的采访带来不少困难。我们不禁叹道:天水果然名副其实,天上的水就这样淅淅沥沥地不停地往下流!我甚至想当然地以为,“天水”这个名字可能来自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

可我们都错了。

天水的同志说:“哪是呀,今年天一直旱着,就这几天下了点雨!”

可不是嘛。昨天我们下榻的宾馆就在大名鼎鼎的渭河旁,而渭河是干的;今天我们住在秦安县,听说秦安县的领导为了保证我们一行人的用水,很费了一番心思。供应全县城用水的21口水井,干涸了13口,余下的8口水井水量也很少,根本無法保证县城3万多人的用水,只在中午和晚上才定时供应一段时间。

“天水”入渭,渭水东流汇入黄河。天水与黄河有关,“天水”这个名字也并非来自诗人李白的“黄河”名句。“天水”之名汉代即有,与李白隔着好几百年。尽管后来人们考证,李白也是天水人,所谓“天下李姓出天水”也。

我在一本《天水史话》的小书中看到这么两条记载:一是《水经注》上说:“上(圭阝)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一是《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无论天水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但“天水”的确是个非同寻常的好名字,它神奇,超拔,富有诗意,给你诸如纯净、圣洁、丰沛等等美妙的感觉,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气势。

其实“天水”这个名字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意蕴。

秦岭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天水大小河流90多条,也分属这两大水系。流入黄河的渭河,较大的支流有漳河、榜沙河、葫芦河、牛头河等;流入长江的嘉陵江则收编了西汉水、永宁河、红崖河等。

一块土地,同属华夏两大河流和这两大河流所代表的文明体系,这并不是自然地理上的无意义的巧合。相反却对整个华夏文明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人们对这种影响有着愈来愈多的认识,天水,一个被历史的烟雾掩盖了很久的地方,即将闪射出熠熠光华。

大地湾

大地竟然有湾吗?

大地又如何有湾呢?

如果有,它在哪里?

一位农民伸手指了指一块黄土断崖:就在那里。

“那里”在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

“那里”是清水河南岸一片黄土高坡,上下都是梯田,梯田里长着茂盛的庄稼。

清水河是葫芦河的支流,葫芦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是黄河的支流。

大地湾是一处距今78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也就是说,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过去我们一般都认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要靠东一些,天水,实际上已经是初期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华夏文明在中心地带发育之后,向四方,包括天水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辐射。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证明华夏文明的发源区域比以前估计的范围要大得多。大地湾遗址可能不是它的唯一的中心,但起码是中心之一。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说,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的小太阳”。

大地湾遗址覆盖在清水河谷南岸110万平方米的黄土崖坡上,考古人员幸运地找到了这片遗址的中心建筑。

这是一座大型房址,前后墙各有8根巨大的圆形木质立柱,外表敷有厚厚的泥层;房屋中心还有两根更高更粗的大型圆木立柱,立柱半径达半米。房间数量一共有9间,专家们说,中国皇宫的建制形式可能就来源于此。

更令考古工作者惊叹的是,地面竟然用原始水泥涂抹过。这种“原始水泥”强度可达现代的100号水泥,处理后的地面光滑如镜,坚硬如石。

5000年前的水泥,你能够想象吗?

大地湾人不仅有惊人的创造力,还有着惊人的审美能力。这既体现在他们建造的高大、舒适、漂亮的房子上,还体现在他们制造的各种各样的精美陶器上。

这哪是用来盛饭、用来汲水的实用品啊,它们分别是美妙绝伦的艺术品——造型奇特,色彩神秘,图案抽象,简洁、流畅、对称,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

有一个人头形彩陶瓶,高32厘米。人头形口塑有清秀的五官,整齐的刘海,微微翘起的鼻翼,稍尖的下巴,表情非常生动,整个一个东方美人。红色的瓶身以优美的弧线为轮廓,由深色的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生动流畅的图案。如此造型优美的瓶子,让人望上一眼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这些披头散发、赤裸身体,仅仅围着一块动物毛皮用来遮羞的我们的先人啊,这些每天追逐着动物、经常食不裹腹的我们的血液源头啊,你们哪来的这么伟大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那么简陋原始的生活状态下,却源源不断地随便一弄,就弄出让你5000年后的子孙崇拜不已的杰出作品?你们随心所欲、漫不经心的制作,竟成了你们的子孙永远也无法超越的艺术和生命法则,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你们那种规天则地、游刃有余的生命活力呢?

伏羲伏羲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人喜欢历史,喜欢完整,什么事都爱从头说起,于是,这句话便成了一句口头禅,甚至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种表征。

可是细究起来,你知道“三皇五帝”是谁吗?

如果不是这次到天水参观了伏羲庙,我也说不上来。按通行说法,“三皇”为伏羲、燧人、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关于伏羲名字的含义,有人解释说:“伏者,别也,变化;戏者,献也,法也。伏戏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感伏贡献,故曰伏戏也。”也有人解释:“羲”和“曦”相通,表示“日”,而“伏”和“父”音相近,表示男性,所以伏羲是“父羲”,也就是“太阳”的意思。

据史书自古以来众辞一致的记载,伏羲生于成纪,也就是今天的天水。中国人以12年为一纪,而伏羲的母亲怀孕12年才生下伏羲,因此他的出生地被称作“成纪”,成纪也就是天水,也理所当然成为“羲皇故里”。endprint

其实,伏羲并不一定确有其人,他只是一种历史转折时期或某个民族部落的代表。但史书将伏羲的出生地定在天水,说明华夏文明走出鸿蒙可能肇始于天水。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呼应了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

天水的伏羲庙有两座,一建于金代,已历时800余年;一建于明代,也有500多年的历史。我们去的明代伏羲庙位于天水市西关,古柏参天,浓荫盖地,果真有些与众不同的肃穆氛围。大门的牌匾上写着“与天地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走进大厅,立有一碑,正面是当代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羲皇故里”,背面则是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的一段文字:

“太(白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法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

这段引文较长,但把散落在史籍中的有关伏羲的事迹都说得比较完全了,所以照录于此。总起来说,伏羲对华夏文明的初成有7大贡献,所谓始作八卦,总结出对立统一的阴阳八卦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发明渔猎工具,开创原始畜牧和渔业;制嫁娶之礼,结束“男子杂游,不媒不聘”的血缘杂婚阶段;另外还有造书契,作历法,改进取火方法,给人类带来音乐,等等。

伏羲,一个传说中的虚幻人物,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虚幻的动物“龙”,和一个现实的龙的文化;而大地湾现实的原始祖先又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生活方式和虚幻的审美原则,于是,华夏文明的曙光初现了。

秦时明月

一个咸阳农民打井,结果挖出了不少陶制的头和其他肢体物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吓得够呛。

不久,把这个农民吓得够呛的东西,使整个世界大吃一惊:这是一支庞大的部队,已经在地下站立千年。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的卫戍部队:兵马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简略的历史记载,已经使我们约略知道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事迹,但只有站立在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军阵前,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始皇帝“并吞八荒,囊括宇内”的雄心和不可战胜的威严。

似乎“咚咚”的战鼓又在敲起,战车辚辚辗过,马蹄踏起遮天蔽日的尘烟。战马嘶鸣,杀声阵阵,戈矛刀剑发出激烈的撞击声,大地微微颤抖,顷刻间,血流成河,只有站立在高高战车上的秦王嬴政,一边无表情地观察着战场局势,一边不停地发布进攻的命令……

1000多年后,始皇帝这位勇敢而暴戾的君主,用他的一支无生命的陶俑部队,再次征服了世界。

人们称始皇帝的陶俑部队,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个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竟然创造了人类产生以来“八大奇迹”中的两个,他的一生真是让人震惊的了!

他创造的另一个奇迹,是让我们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长城——一座连绵万里的“伟大的墙”,Great Wall。

美国总统里根到中国访问时参观兵马俑,面对那些表情肃穆凝重的士兵,轻轻说了声:“解散。”

是的,该解散了!

皇帝已经死去,战争已经结束,而你们这些忠诚而勇敢的战士,也该返乡了。你们不想念早已白发苍苍的父母吗?你们不想念每天在村头遥望远方盼你们归来的妻儿吗?还有你的那个千娇百媚、有着异域血统的刚烈情人,你不想念吗?

只是千年以后的今天,你们还能找到归乡的路吗?你们还能记起你们的故乡在哪里吗?

你们是秦人,你们的故乡在古秦州,那地方现在叫天水。

从天水市的秦安县出发,西北行往兰州,28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7个小时。我们的车子在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中左盘右旋,似乎总也走不出黄土的迷宫。

过去我只知道陕北在黄土高原上,这次的旅行校正了我那点可怜的地理知识,原来黄土高原从陕北一直向西延伸,到达兰州附近。这本有着黄金般色泽的土壤所覆盖的广大区域,孕育了一个黄皮肤民族的黄河文明。而秦人,就生在黄土地的西部边缘上。

行进在这片黄色波浪般起伏不定的土地上,我感到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强硬之气。裸露的黄土以焦干的方式拒绝着植物的生长,间或的小片梯田上的庄稼,只是浓烈的黄色底片上的一点绿色点缀,更显出黄色的强大、突出、不可改变。

植物生存的艰难,实际上就是人类生存的艰难;而生存的艰难,又造就了生命的韧性与顽强,甚至,造就了生命的强悍、凶蛮、烈性。

仅靠这些,秦人能够入主中原,并开辟中国的千年基业吗?

恐怕有点悬。

那么,处于文化边缘地带的秦人,又是何以走到前台,并最终成为一段伟大历史的主角的呢?

1921年,天水市附近出土了一件“秦公簋”的青铜器,上面刻有铭文曰:“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台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番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这篇铭文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司马迁《史记·秦本记》的记载文字相同,证明司马迁记述秦事的准确性。

这里“非子”是秦的祖先,“犬丘”即现在的天水附近。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孝王养马养得好,被周孝王赐姓“嬴”,并封于秦地。

《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及安定、北地诸郡,“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唐人杜佑也称河陇“接近胡戎,多尚武节”,就像唐诗中写道:“此处寺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可见秦人民风强悍。

秦人与羌人为邻,双方之间既有战争,也有交流。羌人之“羌”,是“西方的牧羊人”的意思,羌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在黄河九曲之地,培养出了被称为“河曲马”的良马。秦人从羌人那里得到了河曲马,并运用于军事,训练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

今天,我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中还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马部队的风采。满身铠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马上,威风凛凛。马队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仿佛在等待着指挥官一声令下。暴风雨般的马蹄骤然响起,烟尘飞拂,大地震颤,青铜的戈矛在阳光下闪射出道道寒光。骑兵过处,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就是骑兵,一种集速度、力量、高度为一体的令人生畏的力量,就像现代战场的坦克集团军,一出现,便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

所以有人说,没有羌人河曲马装备起来的秦国骑兵,就没有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靠骑兵的力量,秦国在夷灭六国的过程中锐不可当,赢得了整个战争。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在商周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是车战,即以马、牛牵引的战车去撞击持刀执弓的敌人,军事力量的强弱也就往往以拥有多少乘战车来体现。

尽管以战车作战在北方很有威力,但在河网密布、树木丛生的南方楚地却很难奏效,而一人一马的骑战,较车战迅速、灵活,较步战凶悍,是古代战争中有决定性意义的手段。

秦人取得了胜利,完成了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并将秦文化带到了中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采取郡县制……这一切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走向给予了关键性影响。

尽管秦人的统治仅仅维持了很短时间,但秦人的文化却没有消失,它汇入了华夏文明的长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部分。

在从秦安到兰州的途中,我们在路边突然看到一块“秦长城遗址”的牌子,忙喊司机停车。据随行的甘肃省文物局的专家介绍,这是我国战国时期秦修的长城,西起临洮,蜿延东北而去。

秦始皇以修长城的方式阻止游牧民族的侵袭,尽管有一定效果,却因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使國库亏空,民怨沸腾,并最终导致了“万世之业”仅二世便告中断。做了皇帝的秦始皇,完全是农民的心态和思维,想以修院墙的方式保证自己的安全,结果却适得其反。他成于农耕和游牧文明的交流碰撞兼容并蓄,却毁于农民式的封闭和固执。

秦时明月,照在万里长城的巨大身躯上,月光清冷,月儿皎洁;千里明月寄相思,夜深还过女墙东。远处传来孟姜女幽咽的哭声,突然,“轰隆”一声,长城坍塌了一片……endprint

猜你喜欢
伏羲天水大地
大地之歌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创八卦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
伏羲宝宝的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