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
我倒很想跟印度的领导人说一句:跟中国关系搞好了,洋葱歉收根本不是问题。
老上海是从红头阿三身上认识印度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你说起天竺国,大家感觉不敏感,而一说红头阿三,人人晓得,怒火中烧。一百多年前,英国人招募印度人到上海租界当城管。这帮印度人据说来自旁遮普邦,五大三粗,皮肤像云南大头菜一样乌黑油亮,从耳根一直到下巴布满了一圈张飞般的络腮胡子,在十字街头一杵,红布包头,殖民地风格。
余生也晚,本人第一眼看到活生生的印度人,是上世纪70年代当学徒时,我们单位楼上住了一户印度人家,他家有三姐妹,皮肤黑,鼻梁挺,眼睛大,会说上海话,长得也算漂亮,可能是混血儿吧。不久,黑白电影《拉兹之歌》重见天日,大街小巷到处传唱《流浪者之歌》,那股“我是无赖我怕谁”的浪劲让人又烦又爱。再后来,金陵东路上开了一家印度餐厅,这家餐厅的前身是里弄食堂,里弄大妈烧印度菜是猪八戒上轿——头一回。咖喱鸡饭是主打,咖喱牛肉、咖喱土豆、咖喱茄子、咖喱鱼块是偏将军。有老上海指出:印度人不吃牛肉的!大妈回答得倒也爽气:红头阿三谁会到这里来吃饭啊。
后来,有一位在东亚诸国做生意的朋友告诉我:印度菜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咖喱。他们基本吃素,各种蔬菜,洋葱、土豆、花椰菜、南瓜等等,在咖喱的帮助下,一锅烩成面目不清的样子,然后大家席地而坐,夹面饼或拌饭。吃得嘴巴蜡蜡黄,用袖子一抹,唱歌跳舞去了。
印度的咖喱品种很多,有黄咖喱、青咖喱、黑咖喱、白咖喱等,咖喱作为一种调味品,本身味道不辣,是加了辣椒后才脾气暴躁起来的。
老上海其实是有印度餐厅的,1949年建国后,经营餐厅的阿三撤走,上海人希望他们将咖喱的配方留下来。阿三死也不肯。不久,聪明的上海人研究下来发现,咖喱的色泽来自于一种姜黄素。于是,上海调味品厂的咖喱粉、咖喱膏、油咖喱系列就诞生了,至今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制造”。
在咖喱这档事上,就足以证明阿三小家败气是有渊源的。那么,是不是印度人一日三餐都吃咖喱饭呢?倒也不是。许多印度人长到二十多岁还不知道咖喱的滋味呢。大多数印度人在家里吃饭,以小麦饼主打,面饼由女主人事先烙好,一张张叠起来,再将煮烂的蔬菜一砣砣分摊在每人面前的蕉叶上,一家人就将蔬菜放在面饼里卷起来吃,很少有汤,一般以水润喉。
在像点样子的餐厅里,肉汁成了印度菜的主要酱料,似乎有百战百胜的功效。当然,每个地区的肉汁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有的偏咸有的偏酸有的偏甜。印度人比较喜欢吃辣的,热带天气嘛,头昏脑涨的胃口差,不来点刺激的怎么撑得下去!在一般人家的厨房里,新鲜辣椒和干辣椒也是必备的。此外,洋葱也是印度人家的恩物,如中国人的“布帛菽粟,须臾不可离开”。前不久我看到一则电视报道,由于农作物歉收,印度副食品市场上的洋葱供应量不足,价格飞涨。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再这样下去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
单凭这一点,我倒很想跟印度的领导人说一句:跟中国关系搞好了,洋葱歉收根本不是问题,要多少给多少,高兴起来再搭上胡萝卜、土豆,买一送二!
印度人的烹饪技术很简单,除了炖、煮,还有就是柴火烤。锦江饭店中樓底层就开了一家坦道印度餐厅,我去吃过几回。无论是肉、鱼还是蔬菜,煮烂后每人一勺搁在盆子里,稀不稀稠不稠的,色泽并不悦目,勉强咽下,人均三百元也打不住!前不久网上发布一段视频,印度某大户人家嫁女儿,酒也没有、可乐也没有,冰淇淋也没有。给来宾吃的东西就是一张蕉叶上的几样糊答答的东西,好在有一团白饭。网民纷纷吐槽:阿三的婚礼也太差劲了吧。
可是阿三们很满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