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宏
摘 要:针对小型齿轮轴颈大批量、高效率的精抛光问题,设计了一种专用于齿轮轴颈抛光的非标设备。其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在普通车床上就可以快速安装并操作。具有振动频率高,振动效果强,操作简单、投资少、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气动;振动;轴颈抛光;
1引言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气动振动来实现齿轮轴颈抛光的设备,其利用内部换向阀使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换向,撞击前后端盖来产生振动,并带动前端的抛光气缸产生高频的轴向振动,从而实现齿轮轴颈的抛光作业。
2原理及结构介绍
2.1气动原理
电机4、空气压缩机5、储气罐6属于气源设备,其产生压缩空气。气动三联件包括空气过滤器7、压力控制阀8、油雾器9。其中空气过滤器用于对压缩气源的清洁,过滤水分,避免水分随气体进入装置。压力控制阀可对气源进行稳压,使气源处于恒定状态,减少因气压的变化造成设备的损害。通常情况下,此设备正常工作要求的压缩空气额定压力在0.6~0.8MPa左右。油雾器可对机体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振动体 2.消声器 3.抛光气缸 4.电机 5.空气压缩机
6.储气罐 7.空气过滤器 8.压力控制阀 9.油雾器
圖1 振动抛光装置气动原理图
2.2结构介绍
气动振动抛光设备主要分为振动体和抛光气缸两部分。
2.2.1振动体
振动体是整个设备的振动机构。主要由进气接头1、启动阀芯2、阀盖3、启动阀体4、复位弹簧5、活塞6、筒体7、弹簧轴承套8、密封9、侧板10、安装座11等组成。
振动体的动作原理如下:当操作按压气动阀芯2时,压缩空气经进气孔进入工作腔,推动活塞6左侧移动,到达筒体7左端。同时,气体经活塞6中间的流道槽,进入筒体7的左侧工作腔,并最终进入活塞6与左侧工作腔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随着活塞6移动,活塞6与所在工作腔之间所形成空间的体积不断变小,使该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不断增大,直至该空间内的空气压力大于气体推动活塞6右侧移动的推力,从而使活塞6快速移动,撞击侧板10,实现振动。此时,活塞6位于右侧位置。当活塞6下行至右侧工作腔时,该空间内的空气将依次经流道槽、过气孔进入左侧工作腔内,并经排气孔排出壳体,使活塞6与左侧工作腔之间所形成空间的空气压力降低。随后,压缩气体再经流道槽进入气孔进入右侧工作腔,再次推动活塞块左侧移动,从而使振动体实现周期性振动。
1.进气接头 2.启动阀芯 3.阀盖 4.启动阀体 5.复位弹簧
6.活塞 7.筒体 8.弹簧轴承套 9.密封 10.侧板 11.安装座
2.2.2抛光气缸
抛光气缸是设备实现抛光作业的执行机构。主要由进气接头1、启动手柄2、阀杆3、缸底4、活塞杆5、缸体6、燕尾块7、护板8、密封9、隔板10、夹头11、导向杆12、油石13等零部件组成。
抛光气缸动作原理如下:气缸初始状态时,阀杆3气槽与气缸小腔联通。压缩空气从进气接头1进入后,直接进入到气缸小腔。此时活塞杆5整体完全缩回。抛光作业时,当按压气动手柄2,阀杆3会向下移动。此时阀杆3气槽与气缸大腔联通,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气缸大腔,并使气压作用在活塞上,使活塞杆5向前伸出。活塞杆5在气体压缩力的作用下保压,使前端油石13紧密贴合在齿轮轴颈圆柱面上。同时,抛光气缸跟随振动体同步实现轴向周期性振动,从而完成齿轮轴颈的抛光作业。
1.进气接头 2.启动手柄 3.阀杆 4.缸底 5.活塞杆 6.缸体 7.燕尾块
8.护板 9.密封 10.隔板 11.夹头 12.导向杆 13.油石
图3 抛光气缸结构图
3 结论
通过试验,多批次的齿轮经过设计的气动振动抛光装置进行抛光作业后,由专业质检设备检测,其轴颈表面粗糙度均≤0.16μm,其值稳定,完全符合齿轮的技术要求。由此,可以证明该装置满足齿轮轴颈抛光作业的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