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建构与传播

2017-09-23 17:36刘淼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传播雷锋建构

刘淼

摘 要:雷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点树立的象征符号,其建构和传播是由政治权力主导的系统化、组织化行为,主要是象征载体的选择和象征意义的赋予。雷锋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设立特定纪念时间、发行文艺和文学作品、宣传“雷锋式”人物和建立雷锋纪念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雷锋为代表的政治象征遭遇时代困境,出现了学雷锋活动参与度降低、党和国家对雷锋精神的阐释力下降等情况,为增强象征符号的时代适应性,应对象征意义作与时俱进的阐释、在表现形式呼应时代变化、传播方式上从独白走向复调。

关键词:政治象征;建构;传播;雷锋

1 政治象征基本理论

政治象征是指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即象征在政治领域的运用,是表达政治思想、寄托政治情感和宣扬政治价值的客观存在。意义的政治性是政治象征区别于一般社会象征类型的关键点,因此对于政治象征的理解应该置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中。

政治象征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政治象征人、政治象征物、政治话语和政治仪式。在现代社会中,政治象征人主要是一些被称为“伟人”、“英雄”、“精英”等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最常见的是政治生活中被神化的“克里斯马型”领袖,因为具有超凡的魅力或是创造了丰功伟绩而被广泛的尊崇。社会的发展使得政治人物的范围大为拓展,一些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的普通人也被塑造成典型政治人物,成为政治象征符号,具有相应政治意义。权力精英以人物自身所具有的品质和现实表现为底本,根据政治情势的需要,调动政治资源对他们进行“润色”,使之能够更加契合特定时期的要求。通过主导这些象征人物所承载的意义,权力系统也在人们情感表达方式和对象上掌握了主动权。

2 政治象征的建构与传播

2.1 政治象征的建构

(1)政治象征载体的选择。政治象征载体的选择是统治精英和大众共谋的结果。统治精英依靠政权赋予的合法性权力和一套严密的权力组织结构进行政治象征载体的选择和意义的赋予。面对由统治精英主导建构的政治象征符号和阐释的象征意义,社会大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现实遭遇有选择的接受和修正。受众对于政治象征载体的反馈促使权力主体不断调整政治象征。(2)政治象征意义的赋予:雷锋精神内涵从革命性到道德性。在政治象征的建构中,象征意义的解读重要环节。在建构雷锋这一象征符号时,我们将其所具有的意义提炼成为“雷锋精神”,党和国家关于雷锋精神的阐发是期中最为重要环节,也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随着时代发展,对雷锋精神的阐发中更加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注重发扬敬业、创新和奋斗精神,生活的气息更加浓厚。雷锋从政治象征到道德榜样人物的变化体现的是时代发展对于建构与传播政治象征的影响,雷锋现在虽然是以更多是以道德榜样人物出现,但背后还是国家政治权力在主导,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政治象征的传播,对象征意义的深度挖掘。因此雷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政治象征,政治权力以一种更隐性的方式退居到道德背后,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革命性的到道德性的变化是雷锋作为一个政治象征符号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作出的调整。

2.2 政治象征的传播

政治象征的传播是政治象征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借助于一系列的媒介和手段,政治象征被大众所熟知,传达政治信息。

(1)設立特定纪念时间来推进雷锋的建构。政治象征的建构是一定历史时间的产物,特定的时间为象征符号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基础。国家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3月定为“学雷锋活动月”。通过这种固定化和程序化纪念时间的设立,让大家形成共同的社会记忆。自1963年3月5日开始,每逢这一天,社会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纪念活动,集中表彰一些传承雷锋精神的先进人物。“3月5日”制度化的学雷锋活动使得雷锋的传播具有稳定性。(2)通过文艺作品和媒体宣传来推动雷锋的传播。在建构与传播雷锋过程中,党和国家发行了大量的书籍文本进行宣传。借助于强大的舆论力量,雷锋成为被创作为文学作品书籍出版最多的战士。各种版本的《雷锋传》、《雷锋的故事》、《雷锋精神读本》构成了文本宣传的重要内容。相关机构还组织创作了一大批弘扬雷锋精神的歌曲、影视剧和文学作品。《雷锋日记》是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文本,记录了雷锋从1959年到1962年的成长历程,包括雷锋书信、雷锋诗歌和雷锋文章,突出了对毛泽东的热爱和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的生活实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在雷锋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人民日报》为主要代表的官方媒体发表相关文章、开辟专门的栏目来阐释雷锋精神和介绍各地的学雷锋事迹。(3)宣传典型人物弘扬雷锋精神。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发展和雷锋精神的广泛传播,各行各业出现了很多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的典型人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活雷锋”鼓舞着人们积极进取和努力奋斗。通过这些生活中“雷锋式”人物的不断宣传,让雷锋精神不断得到生动体现,更具有时代性。60年代涌现出的活雷锋钱正康是济南部队某部坦克驾驶员刻苦钻研技术;舍身救列车的战士欧阳海,奋不顾身救战友的王杰;80年代着重宣传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水电维修工徐虎、售票员李素丽等劳模。在新时期,鞍山钢铁公司的郭明义成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和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帮助时,我们会呼唤雷锋,将那些乐于助人、舍已为人的代表称之为“活雷锋”。(4)建构关于雷锋的纪念空间。雷锋的建构与传播是直面社会生活。生活中大量出现的雷锋纪念馆、纪念碑、雷锋塑像;教育空间中出现的各种雷锋学校、雷锋图书馆;生活场景中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城镇、公园等让人们感受到雷锋的影响就在身边。从雷锋牺牲到学雷锋活动在全国的兴起,各地先后修建不少雷锋纪念馆和纪念碑。纪念馆中陈列着雷锋的遗物或复制品,经常举办主题展览,用生动的图片和物品向人们讲述雷锋的事迹,大批的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艺术的手段不断丰富。在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明确了要重点建设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湖南省长沙市雷锋纪念馆和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力求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和辐射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开设了雷锋精神网上展馆,努力打造传播雷锋精神的网络平台。

3 政治象征的时代适应性对策分析

3.1 意义阐释路径与时俱进

在进行雷锋的建构与传播时,对于雷锋精神的阐释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其内涵的解读不再拘泥于阶级斗争,淡化政治意义,在现阶段要善于挖掘雷锋精神中蕴含的道德感召力量,更加侧重于强调志愿服务精神,并与时代的热点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阐释。在进行雷锋精神的宣传时要结合地方和行业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传播策略。在学校宣传中,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发挥党团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序地开展以志愿活动为主体的学雷锋活动,并大力宣传学雷锋活动的日常生活化,提倡从生活小事中体会雷锋精神内涵。在社会服务行业中,充分发掘雷锋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发挥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3.2 表现形式呼应时代变化

在进行雷锋的建构与传播时,积极发现雷锋身上道德细节,从细处着手,结合时代特点发掘雷锋身上具有的道德和政治闪光点,将雷锋塑造成贴近生活,具有人情味的政治象征人。雷锋的宣传标语尽量避免过于假大空,更加具体化、生活化,体现时代特征,意义简明扼要。充分发掘普通大众中涌现的学雷锋先进人物,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让大家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美]彼得·伯格 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9-85.

[2]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26-127.

猜你喜欢
传播雷锋建构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