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芹
班级管理涉及事务繁多,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这是班主任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共识,倡导民主管理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大多体系完善,具有较高规范性。班主任要依照管理需要,注重管理机制建设,做好科学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建立岗位责任意识,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展开合理评价活动,以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
一、科学分工,明确岗位责任
班级管理主要是班主任的责任,如果时时事事都要班主任亲力亲为,班主任即使有三头六臂也是不行的。完善班级管理结构,吸收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品质,还与新课改基本精神相吻合。班级管理体系构建时,班干部、职能小组成员和其他学生都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班主任要做好管理工作分工,让责任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
首先是组织建设,高中班级管理机构大多由班委、党团成员、学生会成员、职能小组成员构成,在具体组织时,班主任要进行科学筛选,特别是职能小组构建,要注意征询学生意向,学生有主观意愿,其责任心自然更强烈。其次是全员发动,班主任利用多种时机,对班级管理成员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增强管理主动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践。如果有可能,班主任可以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利用询问、谈心等形式,提升管理责任人责任心。再就是签订管理责任书,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化整为零,将责任进行细致分解,并与管理责任人签订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给出责任界定,以提升管理责任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
科学分工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展开个性化设计,符合班级管理现实追求。组织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做好责任划分,为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创造基础条件。
二、强化监督,提升执行效果
班级管理设有检查制度,这是强化班级管理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在检查方式、检查时机、检查评价等方面都给出规范性设计,一定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班级管理监督形式可以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以及班主任的随时抽查。
定期检查时,班主任需要组织相关责任人,对班级各项工作的每一个岗位,都进行量化性检查,利用赋分形式进行检查效果统计,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结,形成检查结论。如班级卫生检查,班主任要组织检查人员进行全面细致评估性检查,给出赋分式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展开相关教育,以提升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心。不定期检查,班主任在认为适当的时候,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突击性检查,不仅能够获得最为真实检查信息,还能够培养管理责任人参与班级管理的自觉性。如宿舍规范化管理检查,班主任利用学生不在宿舍时展开检查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威慑力。学生找不到班主任检查节奏,自然就少了一些侥幸心理,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才是班级管理追求的效果。班主任随时抽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核心和灵魂,也是班级管理直接责任人,随时深入到班级之中,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矫正不规范行为。如抄袭作业现象,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制止,不让学生轻视这个问题。高中学生抄袭作业不是个例,班主任要靠上去抓典型,给出切实可行治理方案,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强化班级管理监督机制,为班级管理提供良好环境。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都是以检查之名行监督之实,最终要落实到提高管理执行力上面。
三、合理评估,激发管理动力
班级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有分工、有检查,还需要有评估和验收,只有全面升级管理体系,才能切实提升其管理执行力。
第一,合理評价,班级管理需要监督检查,对检查进行合理评价,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评价形式众多,赋分量化性评价、教师点评、阶段性总评等,都是班级管理的常用评价方式。第二,及时奖惩,班级管理要引入奖惩制度,利用奖惩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主动性,这是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共识性做法。班级管理评估奖励要注重精神层面,淡化物质激励作用,而惩戒时,象征意义要更突出一些。高中学生大多不看重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学习典型效果不是很理想,进行责任性奖惩,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第三,补偿矫正,班级管理评价的目的不是分优劣,重要的是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展开及时补偿弥补,这才是更为理性的做法。
班级管理事务繁杂,管理操作也是千头万绪,利用评估手段激发管理动力,需要班主任给出更多科学设计。合理评价、及时奖惩、补偿矫正,理顺其管理思路和操作程序,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执行力。
(作者单位:江苏新海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