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福鹏
【摘 要】当前社会在飞速进步,知识、信息、技术爆炸式增长,促使职业岗位对人才素养的需求产生巨大变化,同时也使得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高职教育的需求。而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应对社会挑战,个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成了必然选择。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利用现代团队组织理论,组建学习团队,进行团队式教学,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均能起到十分有效的辅助作用。
【Abstract】The current society is in rapid progress,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are growth explosively, which is promoting occupation requirements of talent quality to change greatly, but also makes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e confronted with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learning methods ar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deal with social challenges,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individu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 work consciousness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Therefore, the use of modern team organization theory in university teaching, organizing learning team, team teaching, plays a very effective supporting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团队式教学法;团队建设;高职教育
【Keywords】 team teaching method; team build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96-02
1 引言
高职院校项目任务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完成专业岗位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在岗位工作中具体如何运用和增强岗位技能实操性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在中国传统课堂教学中,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大学课堂,讲授式教学,即老师侃侃而谈,学生潜心静听的课堂教学方式,一直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而这种方式,在现代高职教育的项目教学中已经体现出各种不适合和弊端,如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岗位能力无法有效锻炼和对知识运用缺乏实践、掌握不牢固等。因此,寻求一个新型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当下高校专业课堂建设、教研教改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对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发现
高职院校的班级成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其中包括性格、兴趣、习惯、特长、思维方式、知识量、价值观、理解力等变量,而这些个体的差异性,在学生以自我为主导的传统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班级学习水平高低落差明显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制约。那么,如何改善这些问题甚至有效利用这些个体差异性,成为教学创新改革的一大重点。
目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普遍采用的项目教学法、集体讲授法、团队教学法、示范讲解法、任务驱动法、师徒传授法等。本人通过总结、分析、探讨、实践和对比,在各类型教学中,不管是社会各类培训还是各层次的学校教学,哪种教学方式更能有效地解决上面高职院校专业课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发现还是团队教学法的模式更为容易实施和有效[1]。因为,在运用团队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混搭原则进行团队建设,学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将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团队成员之间能力互补的作用。
3 团队式教学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
在团队式教学中,团队的组建和团队精神的形成是团队教学法开展的基础。通过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积极性,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与课堂的活跃度。组建起高效的学习团队并让其具备相应的團队精神,能使学生提升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发展自身个性并展现个人特长的同时,通过明确的协作意愿,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并产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团队式教学,能让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它能使学生形成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多人协作达成课堂学习目标为基础,在课堂中把学生之间的个体知识与技能形成互补,从而更有效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团队内个人的学习效益。
4 团队式教学法的开展
4.1 学习团队的组建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使学习团队形成共同目标,并达成共识,组建过程如下,①分组:按教学班级人数、教学场地等条件,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五组左右为佳。过少分组竞争氛围不浓,过多分组操作耗时。②破冰:分组完成后,破冰是团队融合的关键,也是促使团队快速发挥作用的基点。③团队任务预热:给出组建小组团队建立标准,如队长、队名、口号、团队造型、队歌、团队公约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突出队长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同时强调团队公约的至高性,人人遵守,提高团队的任务执行力。④建立竞争机制:让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目标,诱发主观能动性。建立竞争机制的方式很多,如使用量化机制、荣誉机制等,结合班级情况分析灵活运用。endprint
4.3 成员的职能分配
学习团队的成员职能,与一般团队的职能架构大体相同,可在此基础上,针对课程任务的设置适当删减。在分配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让成员互相认清自我与他人的特长、性格、习惯、爱好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团队中适合课程任务设置所需求的不同职责人员。如:①领导者,学习团队的主导者、驱策者、监察者,负责领导、监察和评审团队成员的职责。一般由处事公平冷静、精力充沛、坚韧勇敢和威信较高的同学担任。②团队成员,团队任务的执行者。主要有善于创新的智囊、关心队员需求的协调者、善于外联的资源查探者、课程知识和技能较强的专业者。
4.3 团队学习任务开展
第一部分:教师的课程学习任务设置,团队式教学的课程学习任务设置,包含了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团队竞争激励机制两个层面的设置。其中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一般可分解为专业知识、技能训练、素质要求三大目标,教师可据此设计一系列专业学习任务书;激励机制要保障学习团队的良好学习效果,把学习需求化被动为主动,在学习任务中加入良好的团队竞争激励机制,成为课程学习任务设置的重心,这也是团队驱动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最大的不同点之一。
第二部分:学习团队对任务的执行分为:课前学科基础知识准备;课堂项目任务教学执行过程。
课前学科基础知识准备:自主学习阶段,主要包括①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收集整理任务,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内容。②提出学习的要求。包括学习任务完成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及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提前在课前掌握一定的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并对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做好记录,形成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学习团队合作出力提前打下基础。
课堂项目任务教学执行过程:在团队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把课堂项目任务流程化,是实施该教学法的重点。针对教学目标所设置的团队学习任务,应该在每个流程环节都要体现出课程知识技能的整合、实践、交流、拓展、互动等特性,这样才能使得学习效率得到保障性的提高。与以往其他教学法相比,团队式教学法的课堂任务,其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竞争激励机制,它确保了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掌握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4.4 收获与总结
教师要对学习团队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及时评价,并引导团队对学习情況通过讨论并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课后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反思,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团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这样才能使团队合作成为真正意义的情感合作和认识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5 团队的解散
学习团队的组建只是为了课程教学而组建,当课程教学评价完成后,即团队完成它的使命的时候,学习团队可到此解散。
5 团队式教学法的教学评价
要想把课程教学任务完美地结束,首先要懂得如何进行教学评价,而团队式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其基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此基础,方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全面、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
团队式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与学生共评、量化与质性兼顾、导向与激励并进、赞赏与批评并行、过程与结果并重。
只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才能通过评价体现出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中具有的导向、改进、判断、激励等多种功能,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系统不断优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靖,高俊文,黄军辉.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2006(06):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