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美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奇石的自然创造决定了奇石的形式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有所不同,并且独具特色。观赏者在形式上的能动性表现只能以自然的呈现为基础和前提。在奇石审美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自然的创造与观赏者的发现、发掘和能动性的表现,如何实现内容上的吻合,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重点和难点。
自然创造了奇石的观赏内容,同时也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首先表现在奇石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自然的,并且是协调一致的,从而产生出奇石美的根本性特征和最可宝贵的品质——自然美。其次表现在内容不同的各种类奇石均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奇石具有不同种类的美。
奇石的自然美根源于奇石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但这并不是说,奇石的自然创造就没有审美上的缺点和不足。奇石审美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并正视自然创造的这些缺点和不足,在塑造奇石形象时,通过适当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尽可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奇石是自然创造与人为创造相结合的产物。高品位的奇石则是自然创造与人为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的产物。奇石的物质石体及上面呈现的观赏内容是自然的创造,而人对奇石的物质石体及上面呈现的观赏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发现、发掘和表现则是人为的创造。自然的创造是先于人为创造的客观存在,是奇石审美的基础和前提。人为的创造则是依赖于自然创造的主观产物。在奇石审美中,只有在主观符合客观,并对客观事物有了正确认知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奇石的真实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掘和能动性的表现,达到自然创造与人为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实现艺术性的升华。
在奇石审美中,我们一定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认识自然美的珍贵性和不可替代性,避免在发现、发掘和能动性表现的过程中,人为地破坏自然美,或用“艺术美”去取代自然美。奇石审美中真正有益的符合科学的艺术性创造,必须以自然创造为基础,以保持和表现自然美为前提,通过适当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巧妙地克服自然创造的某些缺点和不足,达到奇石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展现出奇石的最佳观赏内容,实现奇石观赏价值最大化。
【摘自《赏石》杂志2017年06期,作者:夏华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