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安徽滁州 23900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陈军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安徽滁州 23900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显效、PaO2、PaCO2三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用于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低分子肝素钙;肺心病;呼吸衰竭
前言:作为常见病之一,肺心病的发作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和困扰[1]。当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缺氧等问题时,将转变为肺心病并呼吸衰竭[2]。为了控制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对患者各大脏器产生的损伤,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用于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本文以8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流程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计4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28-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8岁。
观察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计4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5例。该组别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0±4.1)岁。两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之外,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或症状困扰。
为对照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含强心、解痉以及吸氧等。
为观察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方法。以每日2次为频率,在一个疗程(1周时间)内为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注射 80IU/kg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辅助抗感染、解痉等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观察两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以及显效三种。
观察两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评分项包含PaCO2、pH值、PaO2三种。
无效: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无显著变化,或病情加重;有效: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部干湿音基本消失,身体局部浮肿得到缓解,且呼吸功能有所改善;显效: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部干湿音、身体局部浮肿完全消失,呼吸功能完全恢复。
本文利用SPSS21.0软件对84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如表 1所示。
表1 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
由表1可知,对照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9.52%;观察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 92.86%,两组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状况
由表2可知,除pH值之外,观察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PaCO2、PaO2两种指标上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对于单纯的肺心病而言,呼吸衰竭的合并发生将显著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3]-[4]。为了抑制这种现象,本文以82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对此,医院应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低分子肝素钙这种治疗方法,帮助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结论:就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而言,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优势在于:其内部的抗凝血因子能够对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支气管痉挛产生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这一途径,促进患者冠状动脉功能的有效恢复。
[1]黄文安,顾瑞霞.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4):61-62.
[2]赵界,何正光,杨艳,何雪晴.低分子肝素钙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282-283.
[3]韩磊,叶丹,闫冬,李海渝,臧桂琴,金午仙.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101-103.
[4]梅光艳,李杰,李兴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0):1161-1163.
R473.5
A
1672-5018(2017)03-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