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婧
【摘 要】目的:研究将传统教学法(LBL)联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法(PBL) 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PBL联合LBL教学,对照组用LBL教学;对教学结果采用统一考试及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超声报告书写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联合教学能提高学习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BL联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LBL教学法;PBL教学法;超声医学教育;教学效果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Lecture-based learning in ultrasonic teaching
Liang Xuejing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Aba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bined(PBL) with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in ultrasonic diagnosis teach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PBL combined with LBL learning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LBL learning group. 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in the end. Results: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in theory text and ultrasonic report writing tex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1).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at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in learning skills and interests(P<0.01). Conclutions: PBL combined with LBL mode can improve students various abilitie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Problem-Based Learning; Lecture-based learning; ultrasonic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講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是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发展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但随着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在教师辅导下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2]。本文旨在探讨LBL+PBL是否适合超声医学教学,如何根据超声医学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改良和完善上述模式,使之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提高超声医学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2010级影像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男生28名,女生3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采用PBL+LBL联合教学。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法。两组学生入学平均成绩、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0.05)
教学内容: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每小组3个学时。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超声诊断学》第三版。
课堂教学目的: 学习从专业角度辨别声像图,理清肝脏组织结构,发现病变,并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等分析及鉴别肝占位性病变。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组:将本组30名学生随即分成5组,每组6人。课堂安排分为两阶段,第1阶段采用LBL教学,教师以大课形式介绍肝脏超声诊断基本理论以及大纲,如肝脏的解剖和分段方法,常见的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然后选择2~3例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是否能够通过超声图像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为什么?如果诊断成立,超声图像会有怎样的特点?还要与那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让学生们课后以这些问题为思路,准备相关资料。第2阶段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准备好相关资料后, 5组成员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互相探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最后予以评价和总结,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1.2.2对照组:主讲老师根据大搞要求,通过PPT向学生传授肝占位性病变的基本概念、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内容,讲授结束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并布置思考题。
1.3评价指标
1.3.1理论考试 总分100分,包括单选题20分、填空题20分及2道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题包括超声征象描述(10分)、分析过程(10分)和诊断(10分)。考试成绩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
1.3.2 超声报告书写 让学生观看2段实时超声检查视频后完成2份超声报告书写。总分20分,每份报告10分。评分标准包括超声征象描述(5分),诊断(5分);征象描述力求简洁、客观、合理,诊断要求准确。
1.3.3学生问卷调查 针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关心的内容设计问卷,并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强调学生在完成问卷过程中的独立性,一经完成,迅速将问卷回收。
2 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超声报告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由问卷调查可知(见表2),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PBL与LBL联合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也有部分学生联合教学花费时间太多,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到所有课程和章节的学习。
3 讨论
超声诊断作为医学影像学的其中一种,是一门建立在识别图像基础上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认知图像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识别不同疾病的图像表现,同种疾病不同个体的图像差异,学生不仅要掌握超声诊断的基礎知识,还要紧密结合临床,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才能通过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辅助材料。因而需要一种灵活、综合、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理念和主动学生技能。
3.1 LBL教学模式及特点
LBL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目前多媒体教学使该教学法更全面、生动、深刻,但仍是注重于教师的大量讲授而学生被动参与,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其优势是能将教学内容系统、全面的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在超声诊断教学中该教学法的弊端在于,学生对超声图像的理解仅停留在感官记忆状态,由于征象较多,甚至不能完全记住基本征象,对征象背后的病理实质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分析,不能有效形成临床思维方式[3]。
3.2 PBL教学模式及特点
PBL教学通过让学生从实际的临床病例所提出的问题为起点,自行查阅资料、小组集中讨论的形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深入理解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提高临床思维的学习技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但PBL教学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由于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有相当部分同学沉默寡言,不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2)教学资源与教师力量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临床问题是PBL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求带教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仅有坚实的超声诊断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3)PBL需要学校提供网络、图书馆等充足的教学资源,并且PBL所需课时数较长。
3.3 2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本研究通过实践证实2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可发挥LBL教学法的优势,将基础知识整齐划一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教学大纲中对该疾病的重点要求及需要掌握的内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参考书、图书馆、网络等学习媒体收集各种信息,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及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避免学生因对PBL的不适应而不知从何入手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又可用PBL教学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专研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
3.4 如何提高LBL+PBL教学模式
3.4.1 教师合理引导: 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教学目标,大量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精心准备临床病例,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2)在强调典型病变声像图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如结石与钙化,肝血管瘤的不同回声类型等。
3.4.2 学生积极配合: 要鼓励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强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各抒己见,相互激励、完善、补充。
3.4.3 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PBL教学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的参考书籍,为PBL教学法的开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LBL+PBL教学模式可互相协调,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超声教学效果及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该模式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 学生及学校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Nevile, A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 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 Med Princ Pract,2009,18(1): 1-9.
[2] 何晓峰,史雯静,吕永曼,等.八年制医学生泌尿系统疾病PBL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7).
[3] 王玉成,徐敏,单叔煤.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0: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