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飞 姜自红 薛正帅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从当前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出发,提出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园林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分析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滁州市的地方特点,为滁州地方节约型地被植物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绿化;地被植物;乡土树种;安徽滁州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42-02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指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1]。这一概念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园林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建设脱离不了地方的环境条件,因而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园林城市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滁州位于安徽省最东部,长江下游北岸,为长江下游平原区以及江淮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本文就滁州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地被植物区进行考察并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最适宜生长于滁州地区的节约型地被植物品种,为相关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节约型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
地被植物的品种从节约型角度大致可以分为节地型园林地被植物、节土型园林地被植物、节材型园林地被植物、节力型园林地被植物4种。
1.1 节地型园林地被植物
节地型园林绿化大致分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以及与建筑或小品相结合的绿化等多个范畴。
1.1.1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以其占地面积小、收效大、能够见缝插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垂直绿化既能充分利用空中优势增加绿化面积,又能丰富绿化层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恢复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就滁州地区而言,垂直绿化所常用的植株品种有常春藤、爬山虎、紫藤等。
1.1.2 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通俗定义是一切脱离了地气的种植技术,它的涵盖面不单单是屋顶种植,还包括露台、天台、阳台、墙体、地下车库顶部、立交桥等一切不与地面、自然、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殊空间的绿化[3]。
(1)空中花园及面积较大的屋顶绿化。例如滁州市99 城市广场第5层的空中花园。99广场第5层由于为屋顶公园,因而公园的植物配比以地被植物为主体,以少量浅根系乔木为点缀,加以合理的设计布局,构建出了一个满足小区内外人员使用的空中花园。当然,屋顶绿化对于植株的选用需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植株的根系不能过于发达,宜采用浅根系植株;其次,植株需具备较强的耐旱性。因此,在滁州地区屋顶绿化常用的植株有龟甲冬青、红叶石楠、铺地柏、金森女贞、金边黄杨、大叶黄杨、海桐、丰花月季、南天竺、八仙花、鸢尾、吉祥草、麦冬等。
(2)立交桥及道路花坛等小面积屋顶绿化。例如,滁州市洪武大道路段,每隔30 m设大理石质离地小花坛1个,以色彩鲜艳的时令花卉加以点缀,从而达到防止来往车辆的驾驶员视觉疲劳的效果。滁州市清流桥上的绿化则是以细窄的植株线条以波浪起伏状贯穿全桥从而起到点缀立交桥并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由于这些绿化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植株选择时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植株的根系不能太过发达,宜采用浅根系植株;二是植株需具备比较强的耐旱性、耐修剪且生长速度不宜过快;三是尤其注意对比色,与周围的铺装或者绿化有明显的色泽差,从而起到抗视觉疲劳的效果。在滁州地区常用的植株有金边黄杨、大叶黄杨、云南黄馨、万寿菊、一串红、三色堇、羽衣甘蓝、白三叶等。
1.1.3 与建筑或小品相结合的绿化。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公共区域原本单纯的小品已经逐渐成为绿化的区域,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例如,滁州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北大门广场的广场中央将树木的栽植与休憩座椅相结合,并辅以白三叶铺满树池底部空白。不仅节约了绿化用地,而且将树木、地被、小品完美的结合,给人以休息时有种与自然结合的感觉。该性质的绿化应用还有很多,例如中央公园的垃圾桶、市政府门前路灯与绿化的结合等。这种主要起到点缀作用的绿化植株在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长速度缓慢;二是耐干旱,易存活,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常用植株有白三叶、文竹、羽衣甘蓝、石蒜、银叶菊、麦冬草等。
1.2 节土型园林地被植物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尽可能地节约宝贵的土壤资源,以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节土型园林绿化主要为水培绿化。
滁州地区的水培绿化少之又少,调研所得仅6处。例如,滁州市金域豪庭小区入口广场后的人工造景水域,以三五种水生植株片植形成具有观赏性的观赏水域。除金域豪庭外还有滁州市阳光地中海、滁州市中央公园等处有类似绿化应用。常用的植株品种有睡莲、虎耳草、水生鸢尾、满江红、慈姑、菱实等。
1.3 节材型园林地被植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研究出来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充满了生命气息的植物替代生活物品这一新奇而大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运用开来。
例如,滁州市金戈苗圃基地内一藤门,以竹为支架,栽植攀岩植株爬山虎,与苗圃中的苗木相映成趣。滁州市地税局以铺地柏代替围墙,将停车位与相邻道路相间隔等多处应用。其常用的植株品种有铺地柏、红叶石楠、海桐、爬山虎、紫藤等。
1.4 节力型园林地被植物
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4]。因此,在选择植株品种的时候需注意植株需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达到便于管理的效果。滁州地区常用的植株品种有龟甲冬青、红叶石楠、铺地柏、金森女贞、金边黄杨、大叶黄杨、海桐、丰花月季、南天竺、红花檵木、鸢尾、麦冬等。
2 滁州地区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普遍存在的片植地被植物中,其種植密度在滁州市不同的调查地点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一些偏高档的小区,其种植密度偏大。地被植物多具有较强的分蘖力和覆盖性,施工时未能考虑到植株后期的生存空间。二是在滁州市的官塘小区、龙蟠东苑、置业花苑等多个小区绿化中地被植物运用的品种十分有限,其风格都近乎一致,布局也没有太大区别。三是地被植物栽植时未能考虑到实际的交通状况,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栽植后被践踏致使植株死亡的现象。四是有部分小区、公园在追求新颖或者颜色的搭配时没能很好地了解植株的生长习性,引进了一些不能适应滁州地区自然环境的植株,从而出现植株不生长甚至萎缩的现象,如浩然国际小区种植的红千层,由于不耐寒,长势很差。五是滁州地区的部分高档小区和公园存在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植株的现象。成片种植某一个品种,会导致群落衰退加快,会加大养护成本。六是对于一些滁州本土存在但尚未被开发的植物运用得较少,相对地加大了对外来植株的引入,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且不具有滁州地方特色。
3 对策
一是对于设计方案单调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外来植物的引进以及对乡土植物的开发2个方面来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增加设计方案的多样性。二是地被植物尽量减少对修剪整形的植物使用,以减少后期养护成本,从而达到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目的。三是在栽植时应当注意不要过分密集,从而降低栽植成本以及后期养护成本。栽植植株时,需结合所需绿化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适当区域预留出适当的空地,以用作通道或其他。四是选用植株前,需注意植株的生长习性是否能适应滁州地区的环境气候,以避免出现植株不生长现象。
4 参考文献
[1] 李桥林,杨意.节约型园林在公路绿地养护中的实践[J].园林,2008(5):27.
[2] 支建江.构建节约型园林的思考[J].园林科技,2006(4):48-50.
[3] 赵卫红,闫玲,肖鸿泽.节约型园林的设计与建设途径[J].河北农业科技,2008(15):43.
[4] 王霞.浅谈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J].山西建筑,2007,33(12):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