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久容
摘 要: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教师就要给学生给机会、给时间、给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的欲望,它不是真正的空白,它是动与静的和谐,是张与弛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留下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预设留白;重难点留白;评价留白
一、“留白”的好处
(一)“留白”会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更深刻
教学究竟是一种认知结果的生成,还是一种认知过程的演绎?教师在每一次提问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适当“留白”,传递的是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鼓励,教师不急于提醒、提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经历从初步感知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的运用,能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学力。
(二)“留白”可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我们应该创造这种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而课堂留白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留白”究竟留什么?
美国教育学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一)给学生的思考留点“时间”,激发创造乐趣
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老师提出一个有思考性的问题时,先让中等生回答、中上等的同学做补充,个别优秀的同学作总结。留一点空白给中等和中上等的学生静心思考,这里的“等”,给了学生机会,给了学生希望,就会减少总是优等生独霸课堂的局面,也给了学困生慢慢思索的时间。
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以及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这个3秒,其实就是留白等待学生思维产生的过程。
(二)给知识的学习留下“空间”,课堂的生成有时会出人意料
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使教材不再是封闭的结构。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留白”给学生思考、探讨的空间,还要给学生交流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会碰撞出多种解题方法或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精彩的辩论。
三、“留白”的方式
课堂中适当的“留白”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奇妙手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趁机诱导,讲究“留白”的艺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为了追求探讨的形式而强加留白,导致探究的问题没有针对性,与教学无关,或者学生根本不具备能力去探究。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何处需要留白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做到有针对的留白。
(一)重难点留白
重难点处留白即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在重难点处设置思维的障碍点,是围绕重难点设计一两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的问题,并留出思考的空白,让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互动中吸收别人的信息。
(二)评价留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即时性评价,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延迟评价,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抛出问题:“一个整数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时,学生答:“这个数最大是(54000) ,最小是(50001)时,我暂且不做评价,只是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的?” 学生答“四舍五入的方法”; “说明四舍以后是5万,五入以后也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学生有考虑到千位上的数字出现多种可能的,从中选取最小的,再陆续有学生补充,直到说出理由并得到答案:“这个数最大是(54999),最小是(45000)。
如果我一开始告诉学生答案,或许从那一瞬间起,学生以后就不想、不敢、也不会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可见,延迟性评价需要教师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数学,接纳学生不同意见。这难道不就是数学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此时無声胜有声”的境界吗?
四、“留白”的注意事项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设置,不是空白,不是甩手不理,而是交给学生,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丰富想象,自主学习的好平台。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理才能做到“恰如其分”。针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留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不宜完全放手
点拨时教师必须去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
(二)要见好就收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因此,留白要有目的性,切不可放任自流,一旦有三四个同学“击中要害”,就要见好就收。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