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由“4点钟”问题谈我国托管教育组织

2017-09-22 13:31樊王妮
教师·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儿童环境服务

樊王妮

摘 要:作为新生市场主体,托管教育组织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文章主要分析我国课外托管教育组织兴起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并结合社会组织学理论对其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旨在促进我國托管教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保障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社会化。

关键词:“4点钟”问题;儿童;托管教育

一、研究背景

我国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对小学生上课时间做出规定: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在下午4点钟放学。然而这时大多数家长仍处于上班时间。家长难以照顾,学校无义务照顾,社会无能力照顾,出现“三不管”真空时间段,“4点钟” 问题由此产生。“4点钟”问题折射出儿童教育缺失现状,为儿童健康成长埋下隐忧,托管教育组织由此应运而生。

托管教育组织指“当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双亲因工作等原因无法照顾儿童,使得儿童每天必须有一段时间由一个团体式或家庭式的托育机构来给予适当安置,以帮助父母给儿童提供必要照顾和教育,并培养儿童生理、智能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潜能的组织机构” 。托管教育组织的出现,满足了对儿童监管和照顾的需求;但作为新生市场主体,其自身发展并不完善,引发了一些新问题。目前,我国托管教育组织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学校托管,一类是社区托管,一类是校外托管。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校外托管更加普遍,本文所说的托管教育组织也侧重校外托管。

二、我国托管教育组织的兴起与现状概述

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分工,20世纪80年代之前,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托管教育组织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女性就业率提高等原因,逐渐出现校外托管教育组织。托管教育组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12岁的儿童,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自我照顾能力不足,价值观不明确,对他人具有较强依赖性。因此,针对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的这段时间以及儿童对教育与监管的需求,托管教育组织提供接送被托管学生上下学、对其进行课业辅导和行为管理,提供中、晚餐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监管缺失问题。

我国托管教育组织起步晚,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市场定位不明确。由于托管教育组织不仅提供教育、管理服务,也提供餐饮、接送等不属于教育范畴的服务,所以难以将其归类为民办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也不能将其界定为民办教育机构;托管机构基于对中小学生提供的“托管”服务而相应收取服务费用,具有盈利性,但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特殊性又使其区别于家政服务公司,也不能将其界定为一般性的盈利性企业组织,其兼备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特征导致对其市场定位难以确定;二是托管教育组织不规范,市场准入模糊,缺乏统一收费标准。目前我国许多托管教育组织缺少应有的执照,场地、器材等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发展要求,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出现儿童意外伤亡事件;三是托管教育组织因其具有的盈利性和“4点钟”问题日渐普遍化,使得这一行业具有了较大的盈利空间;与此同时,对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员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因此导致托管教育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师生比例不合理,托管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四是托管教育组织因自身市场定位难以确定,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教育部门、工商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和约束,低年级儿童的人身安全和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社会化。

三、组织与环境视角下的托管教育组织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儿童的需求与托管教育的供给在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契合,是托管教育组织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托管教育组织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协调了家庭教育缺失和儿童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组织与环境具有相互依赖的紧密关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循环趋势,我国学者于显洋指出:组织发展受到内、外两方面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选择;外部环境包括影响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教育托管组织作为经济利益法人,通过提供服务以获得经济利益。

从组织内部环境分析,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托管教育组织的最主要目标。但从托管教育提供服务对象和服务性质的特殊性角度考虑,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儿童“教书育人”和“照顾监管”的功能,使其不同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组织,这正是导致对其难以定位的重要原因,也诱发着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家庭对儿童承担的教育与监管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趋势,为托管教育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托管教育组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面临着政策法规缺失、体制不健全等客观环境的制约,不利于托管教育组织的理性发展。制度环境由各类利益相关者( 顾客、投资者、政府部门以及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组织) 的规范和价值构成,涉及的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因此,有效的制度环境是一个组织得以发展壮大的必要保障,而我国有关托管教育组织的政策法规尚处于空白阶段,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监管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托管教育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对我国托管教育组织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和建议

我国托管教育组织起步晚、发展快,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价值,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托管教育组织的研究。

从内部环境思考,应明确托管教育组织目标的定位,并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准确地帮助托管教育组织对其自身进行定位,将其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和承担的“教书育人”与“照顾监管”功能有效结合,以选择理性且有效的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等因素,提供“多元化服务”,致力获取经济利益和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双重目标,这是我国托管教育组织发展的必然前提和要求。

从外部环境分析,规范当前托管教育市场环境,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是托管教育组织合法化、规范化的理性选择。对托管教育组织规范化的管理,必须贯穿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包括规范的市场准入、规范的管理机构、有章可循的管理法规和监管程序等。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托管教育发展,制定并不断完善针对托管教育市场的政策法规,正确引导托管教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以有效促进托管教育组织身份合法化、经营规范化、从业人员职业化,这是我国托管教育组织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结语

目前,我国托管教育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但同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托管教育组织的研究,推动托管教育组织合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丽颖,贾 丽.中美儿童托管教育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

[2]许兴华.城市小学生“托管”问题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1).

[3]邹燕舞.法国儿童托管教育:课外活动中心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陶萍萍,吴 玲,葛金国.关注“托管教育”——基于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9).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环境服务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环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