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芬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新安县人,1886年6月出生,190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1928年秋,“鉴于千年来黄河的危害,看到水利的兴废实关系整个民生国运”,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委派国民党元老、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的张钫在开封北道门街省建设厅西侧,创办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前身),“训练大批人才,以负起治黃河,兴水利,除水患,安定民生,建设国家的使命。”。
学校初建时,张钫把河南省建设厅的一部分经费划出建校,当时经费常遇困难,每当学校请求建设厅垫借时,他总是立刻批准,且经常超过签呈数额的一倍。抗日战争时期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42年5月至1946年10月期间学校名称)从内乡丁河流亡到西安时,他亲自去看望抚慰师生,安排食宿。1946年当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时,师生反对并校,他多次接见请愿代表,并致信教育部力陈理由阻止并校,后经河南大学校长田培林(时兼任黄专校长)游说,方始同意,并促成部分师生转入河南大学。随后张钫任董事长组成了董事会,并协助筹款建立了私立中原工学院,使未去河南大学学生得以继续学业,学校得以延续。1948年,私立中原工学院部分学生流亡到江苏镇江,他又与刘德润、陈泮岭、王公度等筹款救济学生。
1921年秋,陕西靖国军解体,张钫因父亲逝世,返回河南新安服丧。在家乡期间,他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创办张钫铁门小学,资助新安县成立了续修县志局,又与友人王广庆创办陕县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开采观音堂煤矿,发展地方经济。
豫西沦陷后,他以河南同乡会会长身份,组织救济涌进西安的大批豫籍难民。他开办粥厂,“发动募捐救济,使难民到西安,食住无虑,三日后,即分发各县,请予寄养,秦人以先生德威素著,故均欣然接受”。胜利后,又复协助难民还乡。河南大学流亡至陕,他出面与军政当局交涉,使之在宝鸡复校上课,抗战胜利,又为河南大学争取到一笔“善后救济款”,使之顺利回汴复课。
张钫虽军人出身,但酷爱金石书画。1933年驻军洛阳时,他委派专人搜购唐代墓志等石刻千余块,于1935年在祖居铁门镇建成石刻陈列室,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张钫还购买《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书籍及一批儿童读物,捐赠新安、洛阳、南阳等地,设立公共图书馆。
张钫曾自谓:“生平有快事二:在西安电话致警局,请以余名转告全市居民,每户漏夜蒸馍六斤,拂晓送站救济难民,均能如时送到,此其一。又在龙驹寨一小乡镇,筹款数百万,救济逃难学生,并令其临时结队西上,余则乘车前行,请沿途预备食宿,幸使数百万流离青年安抵西京,此其二。”他还创办了西北中学,安排难民子弟入学就读。1949年,解放军入川时,他串联国民党第二十兵团第二军、第十五军连同本部6万余人,在成都近郊郫县通电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他应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到北京参加统战部举办的学习班,并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接见。毛泽东见到他时,称他是“中原老军事家”。他后来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晚年,他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撰写了30万字回忆录,经全国政协、河南省政协、陕西省政协、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审订编辑出版了《风雨漫漫四十年》一书。1966年张钫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