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校长演讲妥否?

2017-09-22 15:20刘尧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7期
关键词:毕业典礼一堂课八卦

刘尧

7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林建华用自己的两个小故事,寄语毕业生一个人生哲理:“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篇演讲旋即走红网络,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是校长为毕业生上的“最后一堂课”,自2010年被称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时任校长李培根的毕业演讲,以贴近学生的网络潮语为特色爆红网络之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就成为学生热切期盼、社会高度关注、校长尽力表演的“最后一堂课”。

在“最后一堂课”上,校长究竟该讲什么?既然是“最后一堂课”,就应该与校长迎接新生时的演讲——“第一堂课”,有不同的目标与内容。“第一堂课”的目标应该是指明求学的方向,内容就是如何学习。比如,1917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讲,他开宗明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与“第一堂课”不同,“最后一堂课”的目标则是指明做人做事的方向,内容就是如何步入社会。1932年6月27日,校长胡适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送给毕业生的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开出的三味药方是: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去研究、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与要有一点信心。由此来看,校长在“最后一堂课”上演讲的宗旨,在于彰显大学之道与时代精神。校长应该告诉毕业生,步入社会做人做事,应该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保持正直善良的品质。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误区

在过去一段时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充满正确的官话套话,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八股化迹象。太多以“这是一个丹桂飘香、桃李芬芳的时节”开头,以“今日你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你为荣”结尾的官话套话。近年来,校长演讲出现了从八股到八卦的趣味化趋向。大约自“根叔”那篇著名的“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开始的,网络热词大串烧的八卦式校长演讲,沸腾了校园内外和网络上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奇葩开。“根叔”开启的八卦式校长演讲,具有堆砌潮语的功力、排比修辞的技法、宣泄情绪的感性、学生乐闻的效果。爆红网络的“根叔”演讲,确实给我国当今大学业已格式化、程序化、僵化生硬的师生关系,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空气,还大学校园一派勃勃生机的新气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正在回归校园。

让人不曾想到的是,“根叔”式演讲被许多校长模仿而慢慢演变成“卖萌”怪象。大学的“最后一堂课”成了校长“卖萌”的狂欢。张恒在凤凰网上发表的《大学生毕业时,应该告诉他们什么》一文中反问:在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之际,校长到底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毕业生又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记住什么?难道仅仅是那些“卖萌”的流行语吗?显然不是!

对于校长演讲从八股到八卦的趣味化现象,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认为,这是从一种套话走向了另一种套话。原来那套八股,生硬、官腔十足;现在这套八卦,滥发情感、浮夸轻佻。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打破八股、从八股到八卦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真正期待的是能够代表大学并富含大学之道的演讲。

我欣喜,“根叔”式演讲不说空话官话,用流行的网络语言,以与毕业生叙家常的口吻,营造了“情同手足,师徒同心”爱戴友好的师生关系之外,能让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态度,从而影响学生整个人生。我担忧,“根叔”“凤哥”这些明显带有娱乐性质的称呼在校园蔓延开来!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宗旨

2014年,《中国教育报》記者李凌对当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近百篇校长演讲进行深度分析后发现,与追捧网络热词、跟学生套近乎的八卦式演讲不同,2014年的校长演讲已经逐渐开始向教育理想、大学精神回归,在注重营造校园清新之气的同时,更加突出了演讲的精神内涵。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设问“究竟什么是华中科大人”,他通过校友的故事将华中科大精神提炼为,“要顶天立地有本事”“要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要敢为人先,当仁不让”。山东大学校长对毕业生说,“敢为天下先,不断追求卓越;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图富强;宽厚、稳重、朴实、内敛,这就是山东大学优秀文化传统的鲜明特质,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有些大学校长则喜欢通过追问等生动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北京大学校长就连续发问,“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北大人应如何作为?面对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是被社会的惯性所牵引,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在面临严峻的现实时,是选择放弃,还是义无反顾地前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类似的追问贯穿校长演讲始终,引发毕业生的警醒和思考。

大学是求真育人的地方,也是毕业生终身的精神家园,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如果一味说“漂亮话”,演讲则演变成吸引粉丝眼球的表演,对毕业生的价值观必然产生误导。虽然,校长演讲无定式,既可以大开大合、严肃端庄,也可以由小入大、情理皆备,甚至可以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但无论如何,不能远离大学之道与时代精神。如前所讲,校长上“最后一堂课”的根本目标是为毕业生做人做事点明价值方向。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大学毕业典礼也是点燃青春,为学子壮行的庄严仪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梦想、勇于创新。校长演讲的嘱托和期许,可能成为毕业生终身的记忆,激励他们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懈努力。尽管大学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不是专业课,但校长演讲却能让毕业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励他们从容、自信、勇敢地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校长演讲不仅仅是为毕业生上的“最后一堂课”,也是社会观察和认识大学以及大学引领社会风气的窗口。从此角度来说,社会公众关注的不仅是大学校长说了什么,更看重校长演讲背后的大学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校长认识到毕业演讲的重要价值,在演讲风格上可以千姿百态,但在语言上要保持清雅干净,价值上要坚持社会主流。endprint

当大学校长注意以公共思维传经布道,或者强化公共责任,或者注重美德熏陶,或者注重人文灌输,或者弘扬大学精神等,这些考虑到学生和时代需要、源自校长肺腑之言的校长演讲,一定会使学生和社会公众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1945年,竺可桢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大学生之责任》的演讲,告诫浙大学子:“在现代世界你们得认清三点:知先后;明公私;辨是非。我们应该只知是非,不管利害。”这样的演讲,能引导学生去除浮躁、摒弃功利、信守底线和信仰。

“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演讲欠妥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老子还有“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说法。《淮南子·人间训》中讲了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简而言之,“吃亏就是占便宜”即是上述所蕴含的“吃亏是福”之意,

虽说“吃亏就是占便宜”由“吃亏是福”演绎而来,可本意大不相同。“吃亏是福”是佛教义理的通俗化,教化人要多行善事,少计较名利得失。修桥补路、乐施好善、必有福报,这是佛教之要义。中国古人也特别讲究和气与礼让,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就来源于一段礼让的典故。“礼让”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和气”更是处世之最高境界。以“礼让”换来“和气”则是“吃亏是福”的本义,而非“吃亏”就是“占便宜”!

北大校长演讲主题“吃亏就是占便宜”,其义为何?其理又何在?在现实社会里,“吃亏”与“占便宜”都不含褒义,也不是文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子曰:“过犹不及”,任何事情“做过头”和“达不到”是一样的,唯有公平正义才是人间正道。如果“吃亏”就是“占便宜”,那么公平正义何在?令人费解的是,北大校长在毕业典礼上为什么不谈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要絮叨连自己都难以表达清楚“吃亏就是占便宜”的个人经历?

法制社会的每个人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就不应该有所谓吃亏的义务。因为在法治社会,每一个人只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爱占便宜的人和事情才会受到遏制而越来越少。如果我们在法制社会的建设中,提倡所谓“吃亏就是占便宜”,那一定会导致爱“占便宜”的人越来越多,反而会让爱“吃亏”的人越来越少。古今中外,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绝没有靠“吃亏就是占便宜”求得文明进步的,而是靠不断地奋发图强获得发展的。

可以说,“吃亏就是占便宜”是不会被文明社会所接受的价值观。在古代社会里,人们也坚信付出必有回报,因为得与失最终是公平的。即便在今天法制尚不健全的社会里,正当的劳动所得也是天经地义的,不让老实人“吃亏”始终是社会治理公平的基本准则。假如一个社会倡导“吃亏就是占便宜”的价值观,必然助长更多的人“占便宜”。换句话说,这种价值观是在用善意助长恶意,这显然不是文明社会应该倡导的运行法则。

处处诚信而公平,没有“吃亏”与“占便宜”,有的只是礼让与和气,这也是理想社会的图景。尽管今日的现实社会确实存在“吃亏”与“占便宜”,却不宜大力倡导“吃亏就是占便宜”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不该拿自己的人生体验来大谈特谈“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充斥着精致利己主义的话语,不仅不符合大学之精神、大学校长之情怀和大学引领社会之责任,而且背离了北京大學及其学子应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的宏大理想。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教授、所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业典礼一堂课八卦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伏羲创八卦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溜走的一堂课
世相八卦
世相八卦
上好毕业典礼这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