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田+何翔彬+石琴
【摘 要】玺印是古代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一种作为凭信的工具,有官印和私印两种类型。东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套“清陈元青白瓷套印”,为陈元的私印,青白瓷,外盒为长方形,盒盖上暗刻隶书“环溪书巢”。四字,盒内有素胎白瓷印章六枚,厚薄相当,长宽各异,印文依次为“环溪”“清世名门、长卿”“以椟为荣”“陈元印信”“元”“谨元封”,字体有隶书、小篆、九叠篆、楷书等。2005年,该套瓷印被安徽省文物进出境鉴定站专家鉴定为三级珍贵文物。
【关键词】玺印 青白瓷 陈元私印 套印
一、引言
中国古代的印章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所出土的陶印模[1]。先民们用硬物制作好纹饰。在陶器泥胎上拍打、压印,经烧造后,在陶器表面形成纹饰,这种带有纹饰的陶器表面,应是印章的原始形态。
作为印信使用的印章起源或说商代,或说周代,至今尚无一致的说法,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三枚类似古玺的实物,有人据此推断印章的起源应在商代。根据史料记载,玺印至少在春秋时期已出现。从考古发掘和历代流传的实物中,我们现在可以确知的最早玺印大多是战国时期的[2]。战国时期,玺印演变出很多功能,逐渐变成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一种凭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规定“玺”字為皇帝专用,一般官私印都称之为“印”。由于国家、官府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需以印记为凭证,故玺印大致可以分为官玺和私玺两大类[3]。自秦始皇变“玺”为皇帝专用之后,玺印成为权力和地位的重要象征。《后汉书·祭祀志》[4]记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乾隆帝有言:“盖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经纶,莫重于国宝。”这些都是官印发展演进的路径。
作为凭信工具,玺印是古代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一种重要工具。古时玺印一般较小,在封泥上使用。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晋代以前的官印边长一般2~3厘米,南北朝以后,官印尺寸逐渐变大,隋唐时期官印边长为5~6厘米,印文大多以小篆为主。到了宋代,官印印面边长大多达10厘米。在这种大印面上若用一般小篆字体布置印文,就显得空疏,不易整齐布满。因此,就把篆字笔画回环重叠起来,称为“九叠篆”。九字在中国古代常代表多的意思,并不一定有九叠的确数。九叠篆由于笔画繁复重叠不易辨认,有防奸辨伪的作用,因此宋元以后,直至明清时期,官印都一直使用九叠篆[5]。
古代玺印的材质大多为金、银、铜、牙、骨、玉、木之类雕制,而以瓷土烧制来制作玺印应是晋代之后才开始的。当时作为一般的私印或作陪葬的明器,由于瓷印的制作难度较大,工艺较复杂,社会普及程度并不广泛。东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套“清陈元青白瓷套印”,青白瓷,外盒为长方形,盒盖上暗刻隶书“环溪书巢”四字,盒内有素胎白瓷印章六枚,厚薄相当,长宽各异,印文依次为“环溪”“清世名门、长卿”“以椟为荣”“陈元印信”“元”“谨元封”,字体有隶书、小篆、九叠篆、楷书等,字口较深,书法刀工均属上乘(图1、图2)。
二、陶瓷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陶瓷印
陶瓷是人类利用黏土矿物等天然资源,经火高温烧制成功的技术成果。在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前2500年的石器时代[6]。陶与瓷依照其密实程度,是性质不同的物质,一般在窑温在1000℃以下烧制的器物都称之为“陶器”,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造,胎质才能达到“瓷化”,器物才能称之为“瓷器”。陶瓷制造技术发展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各地,是我国瓷业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我国劳动人民在陶瓷制造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陶瓷与印章的结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又一个艺术奇葩。伴随着官印的发展,私印也逐渐融入百姓生活。明清时期,私印及印章成为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重要艺术形式,与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制作玺印的主要材料大多取自于玉石、金、铜、牙、角、木等材质。这些材质有着易于雕刻(金、铜印铸造过程同样需要制范雕刻),且制作过程容易掌控的特点,因此使用较为广泛。
瓷印是瓷器和印章两个门类的结合物,它是与制瓷业的繁荣相伴而生的。作为中国传统印章的一种流派,陶瓷印相对于以纯天然石材(如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石材)为载体的传统中国印章,陶瓷印因其制作复杂,要经过制坯、雕钮、素烧、刻字、上釉,再经预定的温度入窑烧造,艺术和技术的要求太高,在使用上难以形成大众化。唐宋时期,我国制瓷工业日趋繁荣,技术也飞速成熟,瓷质印章也逐渐增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即便如此,瓷印始终未能形成在大众中流行的局面。尚未见过官印采用陶瓷制作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陶瓷印也屈指可数。推测起来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一是陶瓷材料在印章制作中的可塑性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二是限于当时交通不便,文人雅士和篆刻艺术家大多无缘在陶都、瓷都长期生活,未能有效地将陶瓷材质与印章进行完美结合;三是瓷印制作难度较大,和铜、玉等材质相比较,陶瓷材料刻制起来要更难易掌控(陶瓷印坯经过烧制变形率很高)。故此,明代印学家甘旸在《印章集说》中说过:“上古无瓷印,唐宋用以为私印,硬不易刻,其质类玉稍粗……旧者佳,新者次之,亦堪鉴赏。”
陶瓷印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完全人工制作而成的印章钮体及其独特制印方法,制作陶瓷印通常有以下一些步骤:一是制作坯体。先要去除高岭土中的杂质,使其达到极高的纯净度,再进行配方,长时间揉捏,增加韧性,去除褶皱。再按印章要求制成坯子形状后,放阴凉处晾干。二是装饰。雕刻印钮,明代以前的陶瓷印大多为素瓷,没有装饰画。三是施釉。即为泥坯的六面施以釉彩,增加光洁度。四是烧制。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在烧制之前要用水刷去泥坯上的纹路,再放入一千多度高温的窑中焙烧。五是篆刻。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一方印中,既要有苍劲飘逸的书法笔意,又要有优美悦目的章法布局,更要兼有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才算完美。另外,瓷印有着其他印材所不具备的一些优越性,其硬度和抗磨损度极高,一旦烧制完成堪称永不磨损。endprint
东至县与江西景德镇接壤,景德镇的瓷器销往广袤的中国北方,大多选择长江水道,东至县是其必经之路。东至县这套印章所有者为“陈元”。清代有山西晋城人陈元,顺治朝进士;浙江余姚人陈元,雍正朝进士。因陈元这个姓名重名重姓的极多,这套印章究竟是哪个陈元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是不管陈元究竟是何许人也,通过这套瓷器印章我们推测,此陈元应是一个读书人,且与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界有一定的渊源。这套印章由六枚印章组成:“清世名门、长卿”为套刻在一颗印之内,“清世名门”四字为小篆空心字,“长卿”二字为隶书朱文;“环溪”为小篆,刻在圆圈之内,圆圈之外为波涛纹饰”;“元”字印文为九叠篆;“谨元封”为楷书刻法(图3~图8)。
一般来说,陶瓷的硬度为摩氏6.5~7.0。陶瓷印章因其硬度较高,刻制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古人有一句歇后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明用瓷器刻制印章,必须要有比瓷器硬度更高的工具,也就是说必须采用金刚石等硬度极高的工具才能够完成瓷器印章的刻制。东至县收藏的这套“陈元青白瓷套印”,文字錾刻精美,笔画均匀,布局丰满,疏密得当,有小篆、隶书、楷书和九叠篆等多种书体,结字紧凑,生动自如,具有雄劲的表现力,工艺手法十分娴熟,印面简洁美观。“环溪”和“清世名门、长卿”2枚大印更是少见。故此,2005年,安徽省文物进出境鉴定站专家经过鉴定,确定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三、东至县馆藏陶瓷印的价值
瓷器印章既是陶瓷产品的一个门类,又是印章艺术的一个门类,是陶瓷和印章两大文化融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还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其独特的材质、制作方式、刻制艺术以及在方寸之间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表达的方式,有着重要的文化蕴含。
陶瓷印章的产生与发展,与陶瓷烧造技术、文字篆刻、手工业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艺术角度看,瓷印章的制作,无论是制坯、上釉、烧制,还是篆刻,都能够直观地反映瓷器制作技术与篆刻艺术的完美结合。由于瓷器印章在制坯及烧制的过程中,时间、温度、施釉量难以控制,以及瓷器印章一直是小众化艺术表现形式,所以传世瓷器印章较少,故宫博物院的郑珉中主编的《玺印》[7]一书中也没有收录瓷器印章。东至县的这套青白瓷套印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瓷器印章的工艺技术以及演变、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沂.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第六次发掘简报[J].文物,1989(1):1-14.
[2]罗福颐,王人聪.印章概述[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73.
[3]郑珉中.玺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商務印书馆(香港),2008.
[4](宋)范晔.后汉书·祭祀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罗福颐,王人聪.印章概述[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73.
[6]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7]郑珉中.玺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