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集结号》姊妹篇,全面升级
导演:冯小刚 文/何小威
主演: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王可如
类型:剧情
故事: 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质朴善良的刘峰因为经常为大家服务,在文工团被称为“活雷锋”“万金油”。从农村来到部队文工团的何小萍,因“不良习气”屡次遭到文工团女兵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的歧视与排斥。刘峰、何小萍、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情感缠绕、交集,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却都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
在电影《芳华》青春版预告片中,伴随着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诗《Youth》,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文工团姑娘的青春便浮现在眼前:舞蹈房里飘动的红旗,舞者们轻拢慢捻的心思,优雅的旋转,曼妙的舞姿;泳池旁,姑娘们用水洒向男战士的欢声笑语;雨中,姑娘们尖叫的奔跑等,定格在青春的岁月里,成了“芳华”最好的注解。正如《Youth》里那句挥之不去的诗句:“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涌泉在涌流,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芳华。”?
那么,“芳华”到底是什么?导演冯小刚说:“‘芳’是指芬芳、气味,‘华’是指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美的印象。”在电影《芳华》中,冯小刚聚焦的“芳华”,既是他曾经生活的怀念式书写—“我(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的这段生活,日后很多年都记忆深刻。当脑子里一片黑白的时候,唯独这段生活,在我的脑子里是彩色的。所以,我才想拍一部电影,通过它找补回我眼中羡慕的那个爱情世界”,同时又是冯小刚心中对最美爱情的描述。正如《芳华》以Youth为英文片名一样,凸显的是“青春”,而这“青春”既是冯小刚的“小时代”,又是年轻人共通的“大青春”。
在电影《芳华》中,冯小刚为了表现“青春”,挑选了一批年轻的女演员,如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和王天辰等,他解释说:“我觉得‘芳华’应该是一些崭新的面孔。”在这个“年轻人”的爱情世界里,一切都是近乎真实地还原,甚至演员们不需要化妆,不需要刻意地表演,只需要表现当年之人的精神状态与外在风貌,就像王可如在采访时所言:“一切东西都是真实的,不要有任何假的东西,演的东西就出来了。”值得一提是,冯小刚为了表现这种真实,提前几个月让演员们进入文工团一起生活,一起体验曾经那段“芳华”,因为“这是一个集体,到拍戏的时候,她们真的像一个文工团里的,待了几年的战友一样。”这种创作态度,使得《芳华》有了真实感。
当然,在表现“青春”时,冯小刚也不吝啬,以厚重的笔墨书写了青春中最重要的一页:爱情。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于关怀、仰慕、心动、误解和失去的青春故事。无论是“我知道你在咱们这总憋屈着”的劝慰,“撒谎,就得搜出证据来”的无奈与坚守,还是“别人欺负你,你也忍着”的担忧与哀叹;无论是“礼拜天,你们宿舍的人都去哪儿”式旁敲侧击的询问,还是“你请穗子就不请我啊?”的真情流露等,都成为《芳华》最青春的书写,让人流泪,让人欢喜,让人悲切。
有意思的是,冯小刚称《芳华》是《集结号》全面升级后的姊妹篇。在微博上,冯小刚揭秘了电影《芳华》的“宏大”的战争场面,他写道:“从打响第一枪到结束战斗这一个六分钟的长镜头下来,每个环节不能出任何问题,炸点、演员表演、走位、摄影师的运动,上天入地都要极其精准,六分钟700万元人民币创造战争新视觉。相比《集结号》的战争效果,其创意和技术含量都全面升级……”
“《芳华》有歌舞,有爱情,有战争,有命运的跌宕,有大时代的宽度和广度”,冯小刚说,“我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绝对不是宣扬战争的力量,也不是在歌颂战争,而是我想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残酷。我希望《芳华》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因为有关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