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凤涛
【中图分类号】R4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2
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也是重度肝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是肝脏疾病恶化的结果,其病情严重、恶化速度较快,其并发生症的发生率较高且极容易造成死亡。临床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患者代谢功能障碍、病毒细菌的感染、药物中毒以及酒精中毒等因素引起[1]。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甘草酸二胺和异甘草酸镁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本文为探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药物进行对比试验,观察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进行了异甘草酸镁用药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7.91±11.23)岁,
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5.61±12.15)岁;
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之前,给予2组患者支链氨基酸、白蛋白以及血浆,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支撑。
对照组:医生取用150毫克的甘草酸二胺和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通过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给予患者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样,取用150毫克异甘草酸镁和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3]。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过后症状情况,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次对比试验,以观察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在实验结束后,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如见表1所示:2组患者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实验结束后,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如表2所示: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肝脏产生炎症或者是感染肝炎病毒导致肝脏坏死而引起,其病情会持续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慢性肝炎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以及高危性等临床特点。慢性乙型肝炎属于重度肝炎,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剧烈的腹痛腹胀,皮肤暗黄等[4];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肝组织坏死,引起肝硬化,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甘草酸二胺和异甘草酸镁两种药物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均属有甘草酸类制剂,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细胞死亡的作用,但对患者长时间使用甘草酸二胺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异甘草酸镁属于第四代甘草酸类制剂,是单一的18α-甘草酸酶盐制剂,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能快速作用于肝脏,也能在短时间内转化成在体内作用更强的甘草次酸,比甘草酸二胺有更强的抗感染作用,对患者的肝脏起到解毒、抗氧化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同时还能调节免疫,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还能避免由非活性异构体所引起的不良反应[5]。
本次对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表明: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异甘草酸镁药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异甘草酸镁药物治疗是一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谢智安.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2):3-4.
陈巨兴.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56):11199-11199.
余建国.异甘草酸镁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肝脏,2014,12(2):160-161.
吴建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6):1076-1077.
郝跃跃.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7):76-77.endprint